清明連假.15分鐘的誤點失算
本次旅行突發的「未及乘車」狀況真的讓我始料未及,回顧過去六年22次的環島旅行,累積435班對號列車含307班TEMU的搭乘紀錄,第一次讓我遇上未及乘車的臨時困難。而且在3日內連續發生2次,加上1次幾乎在發車前1分鐘才抵達的驚險狀況,2017清明假期的環島旅行真的讓我驚慌失措,也真實面對過去旅行中從來沒有遭遇過的應變方式。老實說我自己也要負擔一半的責任,使用TR-PASS G追求最高CP值的同時,一直沒有將「平日誤點」、「假日誤點」、「連假誤點」,及「臨時狀況」等多種因素慎重考量進去。歷次的環島旅行將車次間安排的相當緊密,只能說先前的運氣真的很好,即使再怎麼緊急的狀況之下,最終還是讓我順利銜接上下個車次,雖然驚險但依舊沒有漏失任何班次。可惜,本次真的是讓我有很深刻的體會,或許該多留給自己一些緩衝的時間,以換取更大的彈性應變空間才是。
第23次的環島旅行落在清明連假期間,由於本次所安排的車次與前次22TR幾乎完全一致,決定用「22B-TR」來命名,而不使用23TR。同中求異,第一天的行程同樣用110次加班普悠瑪號開場前往台北,前次搭乘的東線5242/5257次加班車本次改用426/441次替代,目的當然是為了再度搭乘Hello Kitty彩繪太魯閣號的魅力;考量在松山的銜接時間有15分鐘,提早安排288次前往花蓮休息。異中求同,第二日的行程與22TR完全一致,訂票劃位時三班往返台東樹林的全程車:405/422/5253次,很幸運的都劃在海側的靠窗座位,可以飽覽北迴線與宜蘭線的海景風光,然後選擇相同的288次跨線普悠瑪號前往花蓮。第三日,同樣利用夜車到關山轉乘401次普悠瑪號北上樹林後,再度選擇週一開行的加班5418次前往關山站;東幹線及西幹線北段則以5239/5279次兩班加班TEMU接力銜接返回彰化,最終搭乘西部幹線的PP回高雄,差別在於前次選擇的145次PP本次改用轉乘時間只有6分鐘的141次PP取代。
本次購買的TR-PASS G及取票地點在南港站,剛好趁北上與朋友聚餐時一同劃位;清晨先在台北站的對號列車售票機查看一下座位,有聽說目前的訂票方式已經改為訂票時直接已經指定座位,不再依序劃座,剛好實驗看看這個說法是否正確。原則上110次、5279次,還有多數「台北-台東」往返的長途班次都有位於靠窗座位,無論查詢幾次都是同樣位子,沒有改變,看樣子上面的傳言或許是真。到了南港站窗口買票時,結果還是有些意外:多數座位都和我在台北站的對號列車售票機看到的資料吻合,但其中像是110次我看到的是7車41號,實際上劃座在7車42號;而原本422次應該靠走道的6車27號,實際劃座是6車29號。就這樣的數據實在很難證明訂票時直接已經指定座位,因為還是有部分車次的位子有些微變動,但其餘座位完全符合的狀況也很難解釋,因為早上7點多的時間都沒有人到車站購買這些車次的車票嗎?倒是401次靠走道的2車52號即使我退票重訂,劃到的仍然是同一個座位,只能等車站預售時再到窗口換位吧。
取票時,南港站的售票人員很驚訝的問我:「你怎麼都能訂到這些車次?」,全部都是清明連假期間的太魯閣號跟普悠瑪號。我的回答真的很普通:「就開放售票的第一時間馬上上網搶票」,我真的就是這樣訂到所有車次座位的,沒有其他方法。售票人員問:「要怎麼訂到這些車次?」我說:「就熱門的班次要優先訂票。」雖然我都是有經過沙盤推演跟完整的規劃,預設的理想車次一沒有座位馬上要有第2、第3順位的預備車次名單,先搶到特定區間的位子再來考慮起訖接駁的問題,而且用來回票訂票的方式相對比較快速。售票人員說:「這真的是高手。」感覺有點不好意思,可是取完15張座位券也佔用窗口將近15分鐘的時間。
2017.04.01 110次普悠瑪號 潮州 → 南港
TEMU2003-2004 [北機02編組]
2017.04.02 405次太魯閣號 台東 → 樹林
TEMU1009-1010 [北機05編組]
2017.04.02 422次普悠瑪號 樹林 → 台東
TEMU2035-2036 [北機18編組]
2017.04.02 5253次普悠瑪號 台東 → 樹林
TEMU2007-2008 [北機04編組]
2017.04.03 401次普悠瑪號 台東 → 樹林
TEMU2015-2016 [北機08編組]
2017.04.03 5418次普悠瑪號 樹林 → 台東
TEMU2007-2008 [北機04編組]
2017.04.03 5239次太魯閣號 台東 → 樹林
TEMU1015-1016 [北機08編組]
2017.04.03 5279次普悠瑪號 花蓮 → 彰化
TEMU2023-2024 [花機12編組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