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12月底高雄車站天棚完工啟用,接連整個1月的採訪報導,幾乎都留給全新完工開放的高雄新站。上週六11日才參加完精彩的【明日軌績・高雄車站圓景無限】Openhouse 限定導覽安可場,間隔一星期,鐵道局再度推出【築夢藍圖・建築與都市變革的時代軌績論壇】,時間就訂在一周後的18日全天。報名時間很趕,只有短短2日,當初報名時同時也有選定當日的【高雄車站進化之路特展開幕典禮】,可惜最後未能錄取限前30名報名者優先進場的活動,甚為可惜。
【築夢藍圖・建築與都市變革的時代軌績論壇】邀請了產官學界的重量級人士參與本次活動,包含許多優秀的建築師及專案經理人,精彩可期。不為別的,第一場專題演講就邀請荷蘭建築團隊麥肯諾(Mecanoo)建築師事務所法蘭馨・侯班(Francine Houben)講述「高雄車站的設計理念」,她的團隊另外一項優秀作品就是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,高雄車站更是本次論壇的重要主軸。能見到與聽到設計高雄車站的建築師本人,親自介紹這項屬於自己城市的作品,參加這場論壇就值得了。有來賓問到建築師的設計理念,起因是來自旗津媽祖廟的廟埕廣場與燈籠、歌仔戲班、市民的生活型態、還有衛武營周邊的榕樹街景,轉化成車站天花板的雲朵及燈籠意象造型燈,並以象徵榕樹意象的花柱支撐車站天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