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捷運縱馳.高雄起飛」,這是本日蘋果日報的頭版封面新聞,一列綠色的高捷電聯車奔馳在R17 世運站外的軌道上。早上在學校附近的7-11看到報紙,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雀躍,就是今天了;民國90(2001)年10月30日開始動工的高雄捷運紅線,從我高中時候就已經許下的承諾,歷經重重的波瀾,也遭遇了一次又一次渴望通車,卻又跳票的失望。如今經過6年4個多月的等待,捷運紅線除了兩個車站暫不營運之外,將要全線正式通車營運了。
在實驗室盡快做完實驗,想說要直奔橋頭火車站,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。高雄即將成為台灣第二個擁有大眾捷運系統的城市,晉升為國際級的都市,新聞報導3月9號下午13:00起正式營運開放給民眾試乘,並且是一個月期間的免費搭乘。搭公車回楠梓途中,心裡在想未來我可以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在通勤上了,原本搭公車到高醫的一小時路程,現在只要四分之一時間。這一天,讓我整整等了6年多,轉搭台鐵區間車前往橋頭,到的時候不過11點半,以為自己很早來,卻發現橋頭火車站已經擠滿滿滿的人潮。
我一直以為這裡沒有什麼人來,但今天爆量的人潮讓我大吃一驚,原來高雄人是多麼重視這個令所有高雄市民驕傲的工程,盡全力的大力支持。雖然不知道未來正式收費時候的營運狀況,是不是能夠維持現在的熱情,至少用行動來證明對這塊土地的支持,是多麼有意義的事,我深受感動。R23 橋頭火車站是目前紅線最北端的端點站,高架車站沒有月台門,站體的設計雖然在2、3樓沒有冷氣,我覺得非常涼爽,完全不感受到悶熱。拍了很多東西,還不到12點半就已經有民眾開始在月台閘門前排隊,準備等時間一到就衝上月台搭車,我也不例外。捷運公司的人員宣布正式開放改為12:30,後來又改回13:00,實際上大約12:50分閘門就開啟了,那個畫面我應該一輩子都不會忘記。大哥大姐阿公阿嬤媽媽拉著弟弟妹妹,不顧一切的向前衝,就像百貨公司週年慶那樣,狂奔上電扶梯前往月台層,還有人乾脆走樓梯比較快。
民眾會這麼瘋狂為的就是要搶搭頭班開往R3 小港站的列車,對向也有一批旅客也是要搶攻上月台層,不過由於列車停靠的位置比較靠近我們這一邊,所以本側較佔優勢。上了月台發覺根本沒有人在拍照,因為大家都急忙上車,的確沒有多久這班車已經被擠的水瀉不通,其他旅客只能等候下一班。關上車門列車準備開往小港站,本班車車號是1159,沒拍下來因為人太多,離站前照了一張從車上居高臨下向下拍的照片。捷運橋頭火車站月台在3樓,高架段一直都是大家所期待的目標,2月份的試乘只有地下路段,不曉得紅線北段的高架風景,是否如淡水線那樣的美麗。站在車門邊觀看沿途的景色,這是我住的地方耶,終於有捷運通過了,心裡還是感到不可思議,無法相信這是真的夢想成真了。
到R21 都會公園站時已經進入楠梓市區了,看到平常下方自己走的馬路,現在我可以搭乘電聯車奔馳在上方的軌道。轉了一個大彎停在後勁國中前,美麗新穎的捷運站,帶來的是難以想像的奇蹟。終於到達我家這邊的R19 楠梓加工區站,平常只能從外面觀賞,從今天開始它就是我未來通勤的起迄點了。R23 橋頭火車站上車的民眾就已經塞爆三節車廂,沿途各站都沒有人下車,想當然爾除了發車站以外的各站旅客也都沒法上車,望著塞滿乘客的車廂等待下一班,月台上的候車旅客眼神透露著無奈。列車再度轉了一個大彎到R18 油廠國小站,因為紅線北段只有3個車站是側式月台設計,開右側車門,其餘各站都是開左側車門,所以電聯車車門上方沒有裝置開門方向燈,而是透過司機員的廣播來提醒。
在R17 世運站交會第一列北上的列車,三節車廂同樣爆滿,過了世運站以後進入半屏山隧道,接下來一直到終點站都是地下化的路段了。算一算,從R19 楠梓加工區站到高醫所在的R12 後驛站,單程行車時間只要15分鐘,未來我可以有更多屬於自己的空閒時間。一路搭到終點站R3 小港站,我身邊的旅客臉孔都沒有變過,幾乎所有人都是搭乘到終點小港站,然後大部分人都直接前往對向月台候車搭回橋頭方向。和之前試營運時小港站固定停靠第二月台,現在則是兩個月台同時營運,旅客可自由在兩邊月台排隊候車。
出了小港站四週逛逛,這裡我上次來過了,可惜沒相機無法拍下些什麼。捷運紅線南段的幾個車站風格都差不多,水藍色的顏色是主體配色,雖然捷運R3 小港站離小港區聚落有段距離,這邊實際上算是二苓的區域,但卻吸引了無數人潮前來。過沒多久就準備搭車回家,同樣是人擠人的場面,上車的時候我發現根本就不用自己走,因為後面的人會一直把你往前推,擠得跟沙丁魚一樣,到R19 楠梓加工區站下不了車,只好再搭到終點R23 橋頭火車站再搭回來。
特別意外的是,本日R22A 橋頭糖廠站的旅客特別多,不分北上或是南下,這裡應該會是日後相當熱門的觀光景點。R23 橋頭火車站也是滿滿的人潮,這一次我卡到一個好位置,順利在R19 楠梓加工區站下車。花了很多時間拍這站,R19 楠梓加工區站因為它是離我家最近,最緊密的一個車站。首日營運,第一個小時同時有17列電聯車在線上服務,一天下來據說超過21萬人次搭乘,民眾相當踴躍,我也是首次見識到這樣的盛況。還是有發生一些小插曲,考驗站務人員的應變能力,大致上都給予高度的肯定,我認為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,應該就是人太多。雖然說捷運公司下午已經將班距調整為4分半鐘一班車,感覺還是供不應求,聽車上很多人在討論,高捷車廂只有3節,而且尖峰時間以6分鐘為班距,實際上一列車的運量只有北捷的四分之一。能不能加掛到6節目前主因卡在R11 高雄車站,不然目前3節車廂的確是太少了,擠得很難受,班班客滿。
第一天的營運非常順利,我是沒有看到什麼違規的事情,重點就是不可以吃東西,那麼乾淨的捷運系統千萬不要沒多久就被弄髒了。整體來說,我要給予高雄捷運101分的高分,通車就已經是100分的肯定,多1分是要鼓勵所有辛苦趕工的人員,還有忙碌的服務人員,才能提供這麼舒適的交通工具給高雄市民。回到一開始的標題,真的希望當捷運縱馳在高雄市區,也的確帶動了整個高雄的起飛,飛向國際的舞台,也將所有市民的雀躍心情緊緊連在一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