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 5140次 EMU3000型新自強號(特仕編組) 潮州-七堵
在潮州站休息一個多小時後,返程搭乘的是5140次加班新自強號,用的是早上5143次的相同編組。本次很幸運的劃到第6車的座位,實際來看看特仕編組的第6車有什麼特別之處,首先全編組最大的特色就是座位全數改用黑色系,有別於一般編組的一般座位皆是採灰色系,只有騰雲座艙的座位才是黑色系。再來就是車頂的色帶為四色花樣,但色帶的不規則劃分反而顯得有點凌亂,一般編組的三個色系是紅、綠、藍,實際上也沒有黃色色帶的編組,特仕編組不如直接用黃色色帶會不會更有質感。
內裝的部分,特仕編組第6車最大的特色就是有吧檯設計,原本的規劃應該是作為觀光列車使用時,這裡可以提供餐點或是飲料。實際上觀察這個吧檯很小,裡面大概站2個人就沒有空間了,似乎也沒有太多收納的空間可以使用。台鐵外包給旅行社經營的1、2次觀光列車的車廂吧檯就大很多,直接就將其中一節車廂規劃成餐車使用,我覺得如果要當作觀光列車至少要用這樣的設計空間才足夠,旅客在餐車內也能享受寬敞的座位空間。換句話說,4組特仕編組第6車的這個吧檯空間會閒置很久,未來不知道有沒有其他可能的改善應用,白白浪費這個空間實在非常可惜。至於座位的部分,跟一般車廂一樣採2+2的座位配置,但第6車只有30個座位,吧檯位於車廂逆行端靠山側(也就是第6車座位號碼比較小的方向),本節車廂沒有1、3號座位,第一排只有2、4號,然後是七排2+2的座位,總共八排30個位子(座位號碼:2、4、5-32)。
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,50組列車中有4組的第6車設計要跟其他46組不一樣,比較可行的方案應該是車體外觀設計維持一致,用內裝配置去做調整。從車體外觀來看,不管是一般編組還是特仕編組的第6車,完全相同,最大的差別在於內裝座位不同。可以發現車廂內的窗戶間隔,除了第6車以外的所有車廂,每排座位剛好就是對應一塊白色牆板,一節車廂共有10排或是13排不等。但是在第6車作為騰雲座艙時,為了提供給乘客更大的前後伸展空間,每兩塊牆板間還有多了約15公分寬的條狀距離,這樣的內裝設計同樣也出現在特仕編組的第6車,只是特仕編組的第6車配置的是2+2座位,而不是騰雲座艙的2+1座椅。細心的旅客有發現到了嗎?雖然座位跟其他節車廂是一樣的,但是如果買到特仕編組第6車座位的旅客,可以享受到與騰雲座艙旅客一樣的前後伸展空間,舒適性更佳。
2023.04.03 搭乘記實 EMU3260 [特仕26編組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