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 110次 普悠瑪自強號 台東-南港
110次自誕生以來,就成為我旅行首日的北上首選車次,取代以往北高車程近5小時的山線108次PP與海線112次PP自強號。南迴線電氣化後,部分車次更換編組運用或是延駛,實際上加開的新增車次很少。從東西幹線普悠瑪號延駛的車次,究竟要挑選哪幾班經南迴線,時間排點上的考量非常重要,在列車編組數量有限的限制下,能盡量不要增加額外的編組運用,以現行的編組運用作延伸最為合適。西幹線普悠瑪號南下方向只有111、127次兩班,考量上午時段的111次如果延駛到台東站後,要再作為136次折返回台北的時間過短,加上111、136次在西部路段的時間排點很難調動,TRA沒有辦法使用這組車次作延伸。
另外一組就是下午時段的127次,抵達終點站後會在潮州站過夜後作為隔日的110次編組,如果是將127次延駛到台東站過夜,隔日清晨再從台東站開行110次,這是較為可行的方式。過去127、110次是安排在同一個編組運用的前後車次,東部幹線回到台北機務段的普悠瑪號迴送到南港站後作為127次始發到潮州站,隔天同理110次抵達南港站後,再迴送至台北機務段,擔任其他東部幹線車次。本次改點TRA將這兩個車次的編組運用拆開,110次的確改為台東站始發,但編組運用不是前一日的127次,而是晚間從新左營站始發的327次編組。由於現今的110次大約8點前要從高雄站北上,從台東站始發後南迴線路段取代原本首班302次DMU,普悠瑪號的性能大概可以縮短半小時車程,台東站仍然維持約5:55分前後發車,2小時車程即可跨越南迴線繼續銜接原本的北上110次行程。110次的南迴線路段採多站停靠方式,方便沿途各站旅客前往高屏地區,停靠站雖然多了些但還算合理,畢竟首末班車還是要考慮到起訖中途各站旅客的需求,而西部幹線維持目前北高區間3小時半的排點沒有改變。另外,TRA在周末時段特別加開了一班新的302次PP,發車時間開在110次前方,作為假日期間輸運旅客的輔助需求。
第一次選擇在台東站附近過夜,為的是當然是改由台東始發的110次普悠瑪號拍攝記錄。對於127、110次這兩班經由山線、南迴線的跨線列車來說,怎麼顯示經由線別是個很巧妙的問題。北部發車的127次,車外LED顯示的是「127次 山線台東」,但在車內的LCD第一日是顯示「經由南迴線」,第二日是顯示「經由山線」,而在高雄站則是顯示經由南迴線開往台東。返程的110次台東站剪票口是顯示「經由山線」,但往月台的LED則是顯示「經由南迴線」,至於車外LED與車內LCD就沒有什麼爭議,一律顯示「110次 山線南港」。搭乘這天是星期四早晨,110次南迴段的搭乘率不是很樂觀,8車只坐了5個人,一直到大武站才有幾個旅客上車。幸運的是發車前,司機員及列車長在測試各站廣播,讓我提前有機會先拍到各站到達的LCD資訊。新的停靠站令人耳目一新,在普悠瑪號看到知本、太麻里、大武等站,真的覺得南迴線電氣化後讓環島鐵路網一路暢通,南北的距離不再那麼遙遠。可惜的是110次台東站的開車時段過早,冬季天空都還沒有亮,過了大武站才開始天亮,海景路段都是在夜色中悄然渡過。南迴段的搭乘率雖有落差,但到了西部路段依舊搶手,高雄站開車就全車坐滿旅客,可見這班西線普悠瑪號有其市場需求。
2020.12.24 搭乘記實 TEMU2001-2002 [北機01編組]
2021.01.12 搭乘記實 TEMU2029-2030 [花機15編組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