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前一章加祿站的採訪報導中有提過,中午時段的727次莒光號抵達南迴線三小站(加祿、內獅、枋山)後,回程的區間快車的要等到晚間6點半的3028次,這段時間要離開車站只能靠客運接駁。加祿與內獅兩站就緊鄰屏鵝公路旁,這兩站不靠火車並不算很難到達,替代方案除了改以客運接駁外,還可以自行開車、騎乘機車甚至是步行可達,真正有挑戰難度的是位在半山腰上的枋山站。南迴線過了內獅站後路線就一路向東轉彎爬升,抵達枋山周邊時已經距離屏鵝公路至少有1公里的距離,而且是位於山坡上的半山腰位置,從屏鵝公路的方向往上看枋山車站有多遠?GOOGLE MAP上的照片不難發現,枋山站的聯外道路有兩條,剛好位於屏鵝公路客運站牌「達信」及「枋山」之間,兩條路的距離都在1公里以上。換句話說要去枋山車站搭車,去程必須走上1公里的上坡路才能到達,回程雖然是下坡但長度還是1公里,難怪枋山車站的利用率敬陪末座,每日車站進出人次只有2人,只贏過內獅站的1人,真的是台鐵環島鐵路網中的秘境車站。
幸好還有鐵路可以使用,雖然車次稀少要掌握好時間。早上時段的車次排點恰到好處,取代原本往台東方向的3501次區間車次,是新的3303次EMU900型電聯車。對於想探訪南迴線三小站(加祿、內獅、枋山)的旅客來說,搭乘3303次不管到哪一站下車,都可以順利銜接返程的722次莒光號回到枋寮。時刻表上排定3303次於7點09分抵達枋山站,而往枋寮的722次則是7點46分發車,在雙向列車皆沒有誤點的情況下我有37分鐘的時間可以好好拍攝枋山車站全景,時間非常充裕。18號這天清晨天氣還算不錯,雖然有些多雲陽光依舊露臉,日照為枋山站增添了一抹和煦溫暖。
系統類別:台灣鐵路 TRA
路線線別:南迴線
車站編號:5160
車站名稱:枋山
英文名稱:Fangshan
車站位置:屏東縣獅子鄉內獅村內獅巷84號
車站結構:平面車站
月台數量:1個側式月台(第1月台)、1個島式月台(第2月台:已停用)
3303次短暫停靠枋山站隨即發車繼續往大武,本日上午只有我一個人在枋山下車,沒有人上車,本次搭乘前在枋寮站買了紙本車票當作紀念,就無須用電子票證感應扣款。2022年2月前次拜訪我只有踏上月台,這一次我終於可以走出車站,完整拍攝整座車站的站體外觀。早上時段保全大哥似乎還沒有上班,3303次開走後這裡就只剩下我一個人,完全沒有其他人車站寂靜無聲,車站大廳是關閉的狀態沒有開放,但上下車的旅客還是可以經由車站大廳旁的通道進出月台候車。站前的山坡地近期似乎在施工圍起了圍籬,有點阻礙到眺望海洋的視線,這裡是南迴線西段地理位置最高,也是最南的車站地點,遠眺台灣海峽海天一色的景致令人沉醉其中,看再久都不會膩。
加祿與內獅站都位於屏東縣枋山鄉,而枋山站則位於屏東縣獅子鄉,枋山車站也是目前台鐵及台灣最南端的鐵路車站。站內原本獨立舊的島式月台已經封閉不使用,重新於站體設置新的側式月台一座(第1月台),雙向列車皆停靠側式月台,進出車站及月台即無須經由地下道連通。再往枋山車站的山坡往上看,可以發現山頭有幾座大型衛星微波接受器矗立,可能很多旅客並不曉得,台灣與全世界透過網路數據的聯繫,約95%是經由海底光纜接收和傳送,這些跨越海洋的大型纜線分別在台灣海岸四個位置(頭城、淡水、八里、枋山)連接上岸,其中一處就在枋山。而位於中華電信園區範圍內,屏東枋山的枋山海纜衛星通信中心,更是同時具備衛星通訊、海纜基地站的重要功能,目前台灣運行約有14條光纜共有3條海纜在此登陸。
我有差不多37分鐘的時間可以拍攝枋山車站,這一站的美值得親自到站探訪細細品味,和煦的朝陽灑落在車站周邊有一種靜謐的美感,眺望藍天與海洋的遼闊更是一種蒞臨高山才有的暢快感。回程預計搭乘的是722次莒光號,車站除了我以外一個人都沒有,安靜的連風的聲音都很清晰。這裡算是秘境車站之一,距離最近有人煙的聚落是在1公里遠的山腳下,雖然手機訊號收訊無虞,但如果有什麼緊急狀況還是無法立即獲得協助。今天的722次誤點約6分鐘,原本應該7:45分就應該進站的列車,一直到了快51分才從遠處隧道口緩緩駛來,我一度有點擔心自己會不會受困在本站,心裡思念的還是旅館的豐盛早餐。一天僅停靠4個班次的車站,第一班車是我早上搭乘過來的3303次區間車,第二班就是準備載我回枋寮市區的722次莒光號,接著就要等到中午時段才有往台東的727次莒光號,最後一班車是晚上18:46分的3038次區間快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