車站構造


● 島式月台兩座(1、2月台)、側式月台一座(3月台)。
● 為銜接沙崙線,增建第1月台A側(往沙崙)及高架第3月台(往台南)。


利用狀況

● 目前為二等站,僅停靠區間車,無任何對號列車停靠。
● 沙崙線自本站分歧,以便轉乘高速鐵路。



  介紹完彰化,竹南,八堵等站,第四站想討論的特殊軌道配置車站是「中洲站」,這也是距離我最近,每天通勤都會經過的車站之一。中洲站原本為一側式一島式月台的通勤車站,沙崙線從本站分歧出去,此站搖身一變成為台南地區連接台鐵與高鐵的重要轉乘車站。車站本身除了增設至3個月台外,全部內裝完全比照沙崙線上的長榮大學站及沙崙站,最大的特色在於使用軌道立體交叉模式,減少對原有縱貫線列車的進出動線影響。基本上一個車站標準需要兩個月台,四股道,提供雙向列車停靠與待避之用,中洲站將原有的第1月台改為島式月台,配合第2月台其實就已經達到標準了。

 

  只是沙崙線從車站東南方以弧形的方式匯入本站,該怎麼與東西正線銜接考驗著設計單位的功力,若是採用平面交叉勢必會影響原有兩條正線上列車的調度;中洲站本身只停靠區間車,所有對號快車皆通過,為了不影響快車通過同時又必須讓所有區間車停車,採用「立體交叉」模式是一項非常好的解決方式。由於沙崙線從東南方匯入,東正線的部分不需要施作立體交叉,可直接從1A月台軌道分支銜接,但西正線須以立體高架橋的方式橫越兩條正線,再接進第3月台,完全不影響原有縱貫線的列車通過。不過沙崙線的曲率半徑非常小,特別在中洲站出發的地方,所以目前沙崙線適合用EMU600型的電聯車來行駛,原因在於其轉向架短於EMU500型;另外沙崙站僅能停靠4節車廂,所以沙崙線的營運模式都只會以1組4節電聯車來行駛。 


 

Zhongzhou.png  







月臺配置

月台

行駛方向

行駛列車

 1A 沙崙支線(下行)
西部幹線(下行)
往長榮大學、沙崙方向
縱貫線下行列車待避用
 1B 西部幹線(下行) 往岡山、高雄、屏東方向
     
 2A 西部幹線(上行) 往台南、嘉義、彰化、台中方向
 2B 西部幹線(上行) 縱貫線上行列車待避用
     
 3 沙崙支線(上行) 往台南、南科、嘉義方向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江子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