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 425次 普悠瑪自強號 台東-樹林
現今時刻表上的425次是去程412次的回頭車,停靠站以及編組運用都相同。但在最早期103(2014)年7月中旬花東鐵路電氣化通車時,425次是從加班車的角色開始出現,當時的加班車編組運用複雜許多,簡單說明如下。TRA週末時段開行8個北東TEMU加班車次:下行方向有408次(五六日)、422次(五六日)、428次(六日)、及442次(五);上行方向有405次(六)、425次(六日)、431次(五六日)、及443次(五六日)。其中五六日的422、431次為同一編組運用,而週五的442次抵達台東站後,隔日週六作405次返回樹林,剩下的部分如果說五六日的408次接443次還說得過去,但六日2日開行的428、425次都是下午14點左右分別由台北、台東站發車,所以一定不可能是同一個編組運用來執行。
所以實際上的運用方式是,週五的408次接當天晚上的443次返回樹林無誤,但六日的408次是接下午的425次,428次是接晚間的443次。這時期的425次排的是3小時40分的直達排點,花東線只停玉里站後,花蓮直達松山站,同理下行的428次也是3小時45分的直達排點。只是改點後多數TEMU都是跑直達排點,對於花東線的小站旅客似乎沒有太大的助益,還是要到大站轉乘快車;為了分散旅客多利用其他車次,當年度11月TRA就將臨近的410次PP停靠站與412次調換,而427次PP停靠站與425次調換,在這一次改點才正式將412-425次串為同一個編組運用,直到現在都是如此,沒有大幅變動。
與412次的演變歷史相似,412次前方有一班410次PP,其實也是很優質的北東列車,只因為在花東線上的停靠車站數量較多,拉長了平均的行車時間,因而不受旅客青睞。425次後方有一班427次PP,同樣也是因為在花東線上的停靠車站數量較多,車程拉長近2個半小時。TRA的想法是善用TEMU的速度優勢,加上分流旅客來做調整,將原本410、427次與412、425次的花東線停靠站對調;410、427次改停靠特定大站,而412、425次則停靠近10個小站。這樣410、427次的行車時間大約縮短為4個半小時以內,也希望旅客不用執著於TEMU的車次,其實東部幹線還是有幾班直達PP的排點非常不錯,旅客可以多加利用。
北東列車中開行2-3對的直達車需求已足夠,其餘TEMU主要還是以停靠多站模式為主。但花東線的性質比較特別,缺少連結小站之間的密集區間車開行,因此高級對號列車必須同時肩負運輸小站旅客的重要功能。事實上在花東線路段,多站停靠的列車車票熱門程度也不低,中途各站的旅客可以依照自己車站的停靠列車,選擇半直達或是停靠多站的列車搭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