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來源:理財周刊 https://www.moneyweekly.com.tw/Magazine/Info/理財周刊/23238
圖片來源:交通部高速公路局 https://www.freeway.gov.tw/
序言
長期以來,我的部落格就是以國內「大眾運輸交通工具」系列報導為主軸,舉凡航空、鐵路、捷運、輕軌、客運、公車等等,其中又以軌道運輸中的「台灣環島鐵路網」及「市區捷運系統」是我最熱愛的兩項研究目標。對於公路方面的主題撰寫我實在是外行,勉強可以略為沾到邊緣的文章大概就是部分國道客運的搭乘紀錄,還有少數幾篇跟捷運系統興建路線有關的報導,這應該算是我第一篇想特別專文介紹的公路主題。
這條路線在我搭乘國道客運往返北高雙城時經常使用,是「五股楊梅高架道路」,簡稱五楊高架。根據維基百科的介紹,「五股楊梅高架道路」是國道1號中山高速公路五股至楊梅之間的高架拓寬路段,起點位於五股轉接道(主線32.6k),終點位於楊梅端(主線71.0k),全長38.4公里,於102(2013)年4月20日全線通車營運。整體來說,有效紓解了中山高桃園路段長久以來嚴重的交通堵塞問題;北端銜接既有的汐止五股高架道路(汐五高架),同時也緩解了北台灣市區往返郊區的繁忙車潮;南端未來將規劃楊梅頭份高架道路,自五楊高架延伸至苗栗,以改善現行新竹路段車多的情形。
五楊高架不含起訖端轉接道(五股、楊梅),沿途僅於泰山(僅南入北出)及中壢設置轉接道與國道1號平面車道銜接,換句話說如果是搭乘北上的客運,如果路線不中停桃園或林口長庚,會從楊梅或是中壢轉接道上五楊高架行駛,而在泰山回到平面車道後進入新北、台北市區。南下的客運路線剛好相反,如果路線不中停桃園或林口長庚,離開台北、新北市區後則是從泰山轉接道上五楊高架行駛,從楊梅或是中壢回到國道1號平面車道繼續往南。因此,如果搭乘的客運路線是有中停桃園或林口長庚,走五楊高架不見得會比較方便,因為只有平面車道才能從林口交流道離開主線,像是之前搭乘國光客運北高路線挑選直達朝馬或是西螺的班次,就直接走五楊高架行車時間會快很多。「國道1號五股至楊梅段拓寬工程計畫」在104(2015)年榮獲國際道路協會所頒「GRAA全球道路成就獎」設計類首獎,我覺得五楊高架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的道路蜿蜒曲線之美,特別是在泰山到林口段採單柱雙層橋設計。由於該路段東側緊鄰山坡,北上方向的高架橋墩及路面跨越國道1號平面車道到西側,並與原本的南下橋面改以單柱雙層結構建構並行,氣勢磅礡又不失行雲流水之美。
不知道各位網友有沒有想到一個問題,五楊高架的高架道路跟平面路段的轉接道是怎麼設計的?一般的高速公路如果遇到交流道多半是設計成8字型或是四葉型,但是這種高架跟平面有很大落差的結構運用的方式其實很簡單,五楊高架從五股到楊梅並不是全程都是高架結構。實際上遇到轉接道前後,高架道路會降到跟平面路段等高,提供平面車道車流匯入高架道路,然後再緩慢爬升至高架路段。換個角度來說,如果今天並沒有要在五股到楊梅之間離開國道的車輛,走五楊高架會比較方便,但缺點就是除了前述提到的幾個轉接道外,走高架的車輛沒有辦法隨時轉回國道1號平面車道。因此,如果是要在五股到楊梅之間進出國道的車輛,則利用平面車道會較為方便。
A1-泰山收費站遺址
要上五楊高架的南下車道前,在泰山轉接道的前方有兩個很值得觀察的重點,雖然這是在後續整理照片時無意間才發現的驚喜,卻是每次旅行拍照中最值得的收藏作品。照片中有看到北上主線34.2k的交通資訊顯示設備(CMS)門架,泰山轉接道的里程位置在主線35.8k,這1.6公里之間隱藏了一個塵封已久的祕密,位於主線35.5k處的北上方向最左線車道上。102(2013)年12月30日前國道還有設置所謂的「收費站」,對於一出生就處於3C世代的朋友來說,應該很難想像當年行駛於國道上,還要用現金或是回數票支付過路費的時代。
隨著國道於102(2013)年12月30日全面改行電子收費,全台23個收費站將面臨全數拆除的命運,位於國道1號主線35.5k處就是當年「泰山收費站」的遺址,整個收費站的規模橫跨國道1號雙向主線道,合計有22個車道之多。從維基百科上的介紹,泰山收費站在台灣公路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,它是第一座啓用的高速公路收費站,第一座使用電腦計數、人工收費,各型車輛分類、分道收費的收費站。同時因為位於台北都會區,車流量最大、通過車輛數最多等原因,而有「天下第一站」之譽稱。收費站工程規劃為20個車道及南北各一超寬通行便道,設有地下通行道方便人員到達車道,算是早期搭乘國道客運時進入台北縣市的重要門戶。
全台多數收費站已經全部拆除,僅保留少數票亭(泰山收費站/國道1號、大甲收費站/國道3號、田寮收費站/國道3號)作為國道人工收費的歷史足跡,唯一一座在國道1號保留的就是泰山收費站,保留兩座票亭以茲紀念。收費站其餘部分拆除後,原址作為泰山轉接道與泰山交流道之用,各設施用地互有重疊,轉接道佔用原收費站起終點南北一公里之中山高主線拓寬空間,泰山交流道則預計佔用原收費站以外邊坡地跨越大窠溪連接大科路。
A2-南下高架車道.泰山轉接道
另一個無意間的小發現,「泰山轉接道」的設計僅能南入北出,因此
● 南下方向只能從平面路段匯入高架,高架路段無法匯入平面,行駛在高架車道(來自汐五高架)的車輛必須提前在五股轉接道匯入國道1號平面車道,不然就必須等到中壢轉接道才能再匯入平面車道。
● 北上方向正好相反,只有高架路段可以匯入平面,平面路段無法匯入高架,行駛於平面車道的車輛必須提前在中壢轉接道匯入國道1號高架車道,不然就必須等到五股轉接道才能再匯入高架車道(往汐五高架)。
那麼「泰山轉接道」獨特在哪裡,習慣開車的朋友們應該很清楚,一般高速公路的交流道出入口,大概都是靠右行駛從最右邊的車道分支出去離開國道主線,反之也是從最右側車道匯入國道主線。五楊高架北上方向到了泰山轉接道採用的是靠左線分支,就主線平面車道的駕駛來看仍然是從右線匯入無誤,反而是行駛在五楊高架的駕駛人,接近泰山轉接道前就必須提前靠左線行駛,才能從高架車道匯入平面主線。同樣道理,南下方向平面主線也是靠右線分支,到了泰山轉接道銜接高架車道,對於行駛在五楊高架的駕駛人來說,從主線平面車道的車輛則是由左線匯入。
B-南下高架車道.泰山 → 林口 單柱雙層橋
C-南下高架車道.林口交流道
E-南下高架車道.桃園交流道
F-南下高架車道.機場系統交流道
G-南下高架車道.內壢交流道
H-南下高架車道.中壢轉接道、中壢交流道
J-南下高架車道.平鎮系統交流道
K-南下高架車道.幼獅交流道
L-南下高架車道.楊梅交流道
M-南下高架/平面車道.楊梅轉接道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