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 328次 普悠瑪自強號/EMU3000型新自強號 台東-新左營
3月份西線普悠瑪號 Review (I) 的旅行,等於是將328次普悠瑪號做了完整的畢業前回顧,自3月13日起南迴線上最後幾班普悠瑪號編組的列車(328、333、314、327次),全數更換為EMU3000型新自強號營運。這幾班車的編組運用,其實是夾在406次到第三日清晨的162次之間,抽調這些車次後,每日從樹林站出發的406次抵達台東站後,將一直到隔日清晨才會擔任162次返回南港,之後迴送樹林完成編組運用。本次安排4月份西線普悠瑪號 Review (II) 的旅行,正好可以搭乘EMU3000型新自強號行駛的328次。
對我來說,討論TRA的車次最津津樂道的主題之一,莫過於第一篇撰寫的1055次DMU,這也是我在大學時期第一次搭乘柴聯自強號,繞行超過半個台灣的距離,奔馳在東部幹線以及南迴線之間。在花東線與南迴線還沒電氣化之前,行駛於花蓮站以南以及屏東站以南的自強號列車,都是DMU編組,1055次更是結合兩個車次而誕生的超長程列車,是早期唯一一班從樹林站往北行駛,經由東幹線先到花蓮、台東站後,再繼續經南迴線開往高雄方向的自強號,全程約9小時的行車時間。隨著電氣化完工,以及更新穎快速的列車投入服務,全新的電車組、傾斜式列車陸續在環島鐵路網上奔馳,前往花東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距離。近幾年DMU幾乎已經全數退役,最新款的EMU3000型新自強號成為了東部幹線與南迴線的列車主力,一車到底的營運模式也隨著時代改變、旅客乘車行為的不同,縮短或是分割成更有效率的車次運用,也讓1055次的車次演進暫時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。
仔細探究,現行的328次算是早期1055次的南迴線路段,或許可以說它其實就是2058次被併入1055次後的一部份記憶。在西部走廊高鐵通車後,北高之間最快只要1個半小時的車程下,幾乎不會有人再搭乘這樣繞經東部幹線車次的全程區間,100(2011)年TRA進行車次重編時,將1055次重新編為228次,這應該已經算是DMU列車的末代榮光了。103(2014)年7月中旬花東線鐵路電氣化完工,普悠瑪號可以正式行駛到台東站,原本擔任中午時段開往台東方向的228次DMU,改由新的426次TEMU直達車接手,這班超長程DMU調整到早上出發,並變更為新的416次。這時候,就原本超長程列車的意義,取代原本228次的列車應該是416次,但就開行時段而言,這時候增開的328次也能算是原本228次的縮駛,行駛區間改為「花蓮-新左營」。
隨著後期多次改點,416次「樹林-新左營」區間已經不符合DMU編組運用的效率,先是縮短成316次「花蓮-新左營」區間,接著316次又被拆成420次「花蓮-台東」以及316(318)次「台東-新左營」兩班車。就這樣到了109(2020)年12月底南迴線電氣化通車後,原本的420、318、328次三班DMU仍然保留,但從花蓮站增開了326次「花蓮-新左營」普悠瑪號。直到111(2022)年底,DMU只剩下420次,318次停駛,326次改為EMU3000型新自強號,而328次終於改為普悠瑪號編組行駛。最後在112(2023)年4月,420次停駛,326次與230次合併為新的428次,328次普悠瑪號成為南迴線上少數幾班TEMU編組的車次。1年後的今天,328次同樣也改為EMU3000型新自強號編組行駛,見證了不同列車、不同車次、不同行駛區間的歷史變化。
2024.03.04 搭乘記實 TEMU2003-2004 [北機02編組]
● 328次 EMU3000型新自強號 台東-新左營
2024.04.05 搭乘記實 EMU3110 [紅帶編組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