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7TR_705_A01_Table 37D1.png

37TR_705_A02_Table 37D2.png

37TR_705_B01.JPG

37TR_705_B02.JPG

37TR_705_B11_323次.JPG

37TR_705_B21_306次.JPG

37TR_705_B22_431次.JPG

37TR_705_B23_283次.JPG

37TR_705_B31_377次.JPG

37TR_705_B32_307次.JPG

37TR_705_B33_326次.JPG

37TR_705_B41_307次.JPG

37TR_705_B42_314次.JPG

37TR_705_B43_317次.JPG

37TR_705_B44_445次.JPG

37TR_705_B51_410次.JPG

37TR_705_B52_308次.JPG

37TR_705_B53_317次.JPG

37TR_705_B54_326次.JPG



37TR_707_A22.JPG

37TR_707_A23.JPG

37TR_707_A24.JPG  


 2022.06.29 台鐵年度改點.2022.07.06~07.10 搭乘記實 

車次 行駛區間 停靠站

431次
普悠瑪號

新左營12:52

樹 林20:07
新左營 高 雄 鳳 山 屏 東 潮 州 枋 寮 大 武 太麻里
知 本 台 東 鹿 野 關 山 池 上 富 里 玉 里 瑞 穗
光 復 鳳 林 林 榮 新 光 壽 豐 花 蓮 羅 東 宜 蘭
南 港 松 山 台 北 板 橋 樹 林      

323次
普悠瑪號

新左營18:19

花 蓮22:55
新左營 高 雄 鳳 山 屏 東 潮 州 南 州 林 邊 枋 寮
大 武 太麻里 知 本 台 東 鹿 野 關 山 池 上 富 里
玉 里 瑞 穗 光 復 鳳 林 壽 豐 志 學 吉 安 花 蓮
307次
普悠瑪號
新左營10:48

花 蓮15:30
新左營 高 雄 鳳 山 屏 東 潮 州 枋 寮 大 武 金 崙
太麻里 知 本 台 東 鹿 野 關 山 池 上 富 里 玉 里
瑞 穗 光 復 鳳 林 壽 豐 志 學 吉 安 花 蓮  
317次
普悠瑪號
新左營15:56

花 蓮20:34
新左營 高 雄 鳳 山 屏 東 潮 州 南 州 林 邊 枋 寮
大 武 金 崙 太麻里 知 本 台 東 關 山 池 上 富 里
玉 里 瑞 穗 光 復 鳳 林 壽 豐 志 學 吉 安 花 蓮
306次
普悠瑪號
花 蓮06:22

新左營11:13
花 蓮 吉 安 志 學 壽 豐 鳳 林 光 復 瑞 穗 玉 里
富 里 池 上 關 山 鹿 野 台 東 知 本 太麻里 大 武
枋 寮 林 邊 南 州 潮 州 屏 東 鳳 山 高 雄 新左營
308次
普悠瑪號
花 蓮10:27

新左營14:58
花 蓮 吉 安 志 學 壽 豐 鳳 林 光 復 瑞 穗 玉 里
富 里 池 上 關 山 鹿 野 台 東 知 本 太麻里 金 崙
大 武 枋 寮 林 邊 南 州 潮 州 屏 東 鳳 山 高 雄
新左營              
314次
普悠瑪號
台 東13:50

新左營15:59
台 東 知 本 金 崙 枋 寮 潮 州 屏 東 鳳 山 高 雄
新左營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  南迴線鐵路自2020年12月23日電氣化完工通車至今,打破過去西部幹線自屏東、潮州、枋寮以南,以及台東、知本以南需轉乘DMU列車的限制,電聯車可以直通東西部鐵路,行車時間也明顯縮短很多。早期南迴線單向只有8班列車的時代,離我並不很遙遠,那不過是過去20年間才發生的事情;每天往返高雄、台東方向固定為4班DMU及4班莒光號列車,就足以應付南迴線雙向的旅運量。時代在進步,暨2014年花東線鐵路電氣化通車,6年後全台灣最後一段單線非電氣化區間的南迴線鐵路,也宣告正式進入電氣化的營運模式。

 

  取代DMU的電聯車擁有更快的速度及運輸量能,稱霸東西部長途車種的普悠瑪號及PP率先駛入南迴線,雖然到目前為止南迴線還沒有正式以TEMU速排點的車次,最高速仍以PP速為止,加上減少停靠站的模式足以讓高雄到台東的車程,縮短至2個小時以內。近期多次的改點,南迴線已經有半數DMU列車改為電聯車行駛,不僅包含了熱門車次301、324次PP,另外還有多班跨線普悠瑪號110、127、303、326、422次等。而在EMU3000型新自強號編組持續投入營運的狀態下,南迴線的跨線列車也在6月29日的改點中,改為EMU3000型替駛,其中就包含了301、324、371、372、385、386、377、378、415、434次等10個車次之多,替駛規模之大超越現行的東部幹線。除了333及328次仍維持DMU編組行駛外,其他原本長期就是以DMU編組營運的車次,本次改點一併都改為普悠瑪號行駛。

 

  根據過去DMU的編組運用模式,DR3100型主要行駛「306-311-374」、「371-314-323」6班車次串聯的運用,371、374次以EMU3000型替駛,而311次與431次合併之後,剩餘的306、314、323次編組要如何串聯,值得細細推敲。另外以DR3000型單獨行駛的「308-317」運用,也在本次改點時全數改由普悠瑪號編組行駛。本次環島行程往台東、花蓮方向安排搭乘車次有307、317、323次,而往新左營方向則有306、308、314次等,這些車次的特色是停靠站都相當多,過去高雄台東間需要2個半小時,高雄花蓮間需要5個半小時的車程,是以往我幾乎不會選擇搭乘的車次。改由新式電聯車行駛後,台鐵在排點規劃上還是讓這些車次維持原本的停靠站,但車程可以縮短半小時到1小時時間之多,不容小覷也更加證實了電氣化的效能提升。

 

  改點後的編組運用調整幅度甚大,首先台北機務段派車的部分,每日的422次抵達新左營站後,無需再擔任隔日的415次返回樹林。這個編組運用當日將接續323次開往花蓮站過夜,隔日擔任首班306次再次返回新左營站,然後再以新的431次返回樹林站,完成編組運用。

● 422 → 323 = 306 → 431 (2組)

 

  原本由花蓮機務段派車行駛110次的編組運用,本次改點也重新改由台北機務段派車,起始的326次被抽出,改為406次行駛到台東站後接續原本314次DMU到新左營站,接著擔任末班往台東方向的327次在台東站過夜後,隔日以110、110B次返回樹林。

 ● 406 → 314 → 327 = 110 → 110B (2組)

 

  而花蓮機務段派車的部分,原本三對北半環跨線列車(271、282、273、288、283、280)的串聯行駛的循環編組運用被拆開,插入第三對南半環方向的車次308、317次。

 ● 271 → 282 → 247 = 218 → 273 → 288 = 308 → 317 (3組)

 

  至於283、280次的編組運用返回花蓮站後,銜接原本326次開往新左營站過夜,擔任隔天的307次返回花蓮站。

 ● 326 = 307

 

37TR_707_A01.jpg

37TR_707_A02.jpg

37TR_707_A03.jpg

37TR_707_A04.jpg

37TR_707_A05.jpg

37TR_707_A06.jpg

37TR_707_A07.jpg

37TR_707_A08.jpg

37TR_707_A09.jpg

37TR_707_A10.jpg

37TR_707_A11.jpg

37TR_707_A12.jpg

37TR_707_A21.JPG

37TR_708_C01_326次.JPG

37TR_708_C02.JPG

37TR_708_C03.JPG

37TR_708_C04.JPG

37TR_708_C05.JPG

37TR_708_C06.JPG

37TR_708_C07.JPG

37TR_708_C08.JPG

37TR_708_C09.JPG

37TR_708_C10.JPG

37TR_708_C11.JPG

37TR_708_C12.JPG

 

 

同場加映:太麻里平交道


2022.07.08 307次普悠瑪號取材拍攝

37TR_708_B41.jpg

 

2022.07.09 307次普悠瑪號取材拍攝

37TR_709_B35.jpg

37TR_709_B36.jpg

 

2022.07.09 314次普悠瑪號取材拍攝

37TR_709_D03.jpg

 

2022.07.09 317次普悠瑪號取材拍攝

37TR_709_F31.jpg

 

2022.07.10 308次普悠瑪號取材拍攝

37TR_710_B08.jpg

 

2022.07.10 317次普悠瑪號取材拍攝

37TR_710_D22.jpg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江子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