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1117_LR02.JPG

20181117_LR03.JPG

20181117_LR04.JPG

20181117_LR05.JPG

20181117_LR06.JPG  

 

系統類別:台灣鐵路 TRA
路線線別:花東線
車站編號:6200
車站名稱:林榮新光
英文名稱:Linrong Shin Kong

車站位置:花蓮縣鳳林鎮兆豐路800號
車站結構:地下二層隧道車站
月台數量:2個側式月台(第1月台、第2月台)

 

  本次採訪的主軸之一,是前往位於花東線上的林榮新光車站,這一站非常特別。從歷史來看,它原本是從1918年11月就啟用的花東線小站(原名林榮車站),到了1982年隨路線截彎取直時舊站被廢止,但經過30多年的光陰又重新復站,目前的全新站體是2018年7月10日才正式啟用。從位置上來看,本站是花東線上唯一的地下車站,更明確的說是位於隧道內的特殊車站。



  東部鐵路電氣化後,興建了新溪口隧道並預留設置本站的空間,林榮新站除了是台鐵廢站後再重新設站的例子,本站亦是由民間機構捐贈土地,出資興建車站站體的第一個案例。林榮新站復站後由出資企業(新光集團)冠名為「林榮新光」站,是台鐵車站中少數與長榮大學同為4個字的站名,對本站而言有別於最原始的林榮站,也不同於由台鐵興建的林榮新站,而是以「林榮新光」站正式命名。地下車站設置有兩座側式月台,兩座月台並配置有花東線車站少見的電扶梯,就簡易站的規模來說非常華麗,營業時間內也有辦理售票業務,功能齊全。



  從花蓮站搭乘4534次區間車前往林榮新光站,很驚訝的是這班車4節車廂幾乎全滿,車上旅客大約有一半是要前往花東小站的居民,我所在的第一節車廂有一團近20人的團體,剛好是要前往林榮新光站旁的兆豐農場。本次車南下途中在志學站交會誤點的303次DMU,結果到了林榮新光站也晚了近10分,我原本已經很擔心30分鐘的採訪時間會不夠,如今只剩下20分鐘時間更是雪上加霜。花蓮站本日的天氣多雲,區間車出發的時候已經開始飄著小雨,到林榮新光站已經在下毛毛雨了,所以今天的拍攝沒有辦法呈現出車站本體晴朗明亮的感覺,非常可惜。天氣的因素也讓地下月台層的採光非常不良,原本陽光應該可以直射地下2樓的月台層,可惜陰雨綿綿的天氣讓光線自動以閃光燈方式補足光源,加上現場旅客稀少,月台層照明不足的狀況下,實際上感覺更加昏暗。


20181117_LR01.JPG

20181117_LR11.JPG

20181117_LR12.JPG

20181117_LR13.JPG

20181117_LR14.JPG

20181117_LR15.JPG

20181117_LR16.JPG

20181117_LR21.JPG

20181117_LR22.JPG

20181117_LR23.JPG

20181117_LR25.JPG

20181117_LR24.JPG

20181117_LR26.JPG

20181117_LR31.JPG

20181117_LR32.JPG

20181117_LR33.JPG

20181117_LR34.JPG

20181117_LR35.JPG

20181117_LR36.JPG

20181117_LR37.JPG

20181117_LR38.JPG

20181117_LR39.JPG

20181117_LR40.JPG

20181117_LR41.JPG

20181117_LR42.JPG

20181117_LR43.JPG

20181117_LR44.JPG  

 

[行程規劃與訂票]


3001次區快  新左06:50→屏東07:22
301 次自強  屏東07:37→花蓮11:50
4534次區間  花蓮13:20→林榮13:51
222 次普悠瑪 林榮14:26→鳳林14:32
640 次莒光  鳳林14:43→玉里15:44
324 次自強  玉里16:35→新左20:03

 

  一開始原本想要安排在選舉完的後一週,12月初的時候再來出遊採訪,後來索性提早到當週六,臨時決定的行程只要訂得到車票那就出發吧!本次兩個重點目標是:花蓮新站及林榮新光站,行程規劃的困難點在於林榮新光站目前每日單向只有停靠6個車次,雙向一共12班車,比北迴線的崇德站還要少。主要停靠的是區間車(單向各3班),莒光號的觀光列車(1、2次),一對往返台東的普悠瑪號列車(412、431次),還有一對往返鳳林的普悠瑪號列車(222、225次),可以說是花東線客運業務車站停靠班次最少的一站。如何來到本站成為我當日從高雄出發最大的困難點,列車的銜接方式就是一個難題,加上我還想前往花蓮新站拜訪,因此當天一次要跑兩個車站並不容易。



  第一種行程規劃是先前往林榮新光站,搭乘301次DMU到瑞穗站後,轉乘北上區間車到林榮新光站,但區間車程就要將近1小時。考量抵達本站後下一班北上的車要等近3小時,所以後續的行程我只能南下沒有辦法繼續前往花蓮,除非我必須先南下到鳳林再換北上往花蓮方向的列車,動線考量上不是非常順暢。第二種行程設計是先到花蓮,同樣先搭301次直達花蓮,但下一班往林榮新光站的區間車只有5分鐘間距,在沒有誤點的狀況下還是太趕,我決定在花蓮停留1.5小時後再搭乘區間車南下,讓我有很充裕的時間可以採訪花蓮新站。這兩個方案在林榮新光站的停留時間大概都只有30分鐘左右,只要列車誤點情形不嚴重,30分鐘拍完整座車站應該綽綽有餘;不過選擇方案二回程會比較麻煩一些,因為南下13:51到站的區間車已經是當日的倒數第2班車,下一班南下列車是末班往鳳林的222次普悠瑪號,換句話說沒有搭到這班車我當日就沒有辦法走南迴線回家。222次只有開到鳳林,如果要繼續南下的話,要搭上本日末班南迴線西行的324次DMU,唯一的選擇就是640次莒光號,再後面的班次都銜接不上。為了避免假日誤點情況影響回程,我選擇在玉里站就提前轉乘324次,這樣一來我大概在玉里站有50分鐘的緩衝時間,倒是不用採用前後折返的方式搭車,方便許多。



  訂票時已經是出發前一週,進入窗口預售的12天期間,所以訂票時也同時已經確定座位在哪裡。去程的301次一向是週末熱門車次,高雄到花蓮的全程區間已經無座,幸運的讓我試出一張「屏東-花蓮」區間車票,而且只有1張,機不可失趕快先訂下來再說。其實短程的高屏區間301次還是有座位,不過我決定當日選擇搭乘區間車前往屏東後,再轉乘301次,因為我一開始本來就是希望全程能以非對號車進行,只是這樣需要2天時程,濃縮成1天的話就必須搭乘對號列車才能銜接。回程在玉里站轉乘324次DMU,原本想說如果瑞穗到新左營有車票的話,我提前可以在瑞穗站就先上車,不過網路訂票僅剩「玉里-新左營」區間有座位,而且有2張,都先訂下來再決定要挑選哪個座位。



  高雄新站啟用後首次到對號列車售票機取票,因為這次我不是買TR-PASS,可以不需要到窗口取票。我有心理準備假日出遊有位子就已經不錯了,沒有靠窗的話也沒關係,至少我不需要一路站到花蓮;唯一的一個301次座位是4車12號走道座位,其實也還可以接受,因為早上南迴線的靠窗座位受到日曬影響,無論是山海側都會被照到陽光,無緣見到風景的機會很高。回程的2個324次座位落在8車的50跟52號,雖然剛好是相鄰的位子,不過8車50號是南迴線西行列車的第一排面壁位子就是,不好不壞。



  至於第三班對號車次222次普悠瑪號,則是怎麼訂都訂不到「林榮新光-鳳林」的座位,我知道像這樣的短程區間通常都是三日內才會開放訂票,不過奇怪的是14天內的預售票中,每日的222次或是星期日的6222次幾乎都有「林榮新光-鳳林」的有座票,唯獨11/17這一天就是沒有。就算到了出發前三日,怎麼訂就是訂不到票,無票當然就不能搭乘普悠瑪號,難道這個區間的車票真的這麼熱門?一直到出發當日,我還是訂不到222次的座位,我有想過直接到窗口購買,不過深怕誤點或是其他臨時狀況來不及,希望在出發前還是能先買好車票。訂票系統怎麼試都沒有,我突然出現一個想法,餘票查詢中沒有那我直接在訂票網頁中試試看,第一次嘗試還是沒有座位,換個念頭那如果我改訂桌型座會怎樣?意外的是,我訂到了當日222次的「林榮新光-鳳林」區間座位,一般座沒有但是桌型座可以訂位,反正這是一段只有6分鐘的行程,座位在哪裡一點都沒有影響就是。

 

20181117_A02.JPG

20181117_A03.JPG

20181117_A04.JPG

20181117_A05.JPG

20181117_A06.JPG

20181117_A07.JPG

20181117_A08.JPG

20181117_A09.JPG

20181117_A10.JPG

20181117_B01.JPG

20181117_B09.JPG

20181117_B10.JPG

20181117_B11_第1月台.JPG

20181117_B12.JPG

20181117_B13.JPG

20181117_B14.JPG

20181117_B15.JPG

20181117_G01.JPG

20181117_G02.JPG

20181117_G03.JPG

20181117_G04.JPG 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江子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