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1117_C01_.JPG

20181117_C03.JPG

20181117_C04.JPG

20181117_C06.JPG

20181117_C07.JPG   

 
系統類別:台灣鐵路 TRA
路線線別:北迴線、花東線
車站編號:7000
車站名稱:花蓮
英文名稱:Hualien

車站位置:花蓮縣花蓮市國聯一路100號(東出口)
     花蓮縣花蓮市富裕二街32號(西出口)
車站結構:跨站式車站
月台數量:1個側式月台(第1月台)、2個島式月台(第2月台:2A/2B、第3月台:3A/3B)

 

  花蓮站一直是東台灣重要的旅遊觀光門戶,花蓮車站也成為我歷次環島旅行中,足跡踏過最多次的地方。本站自103(2014)年7月19日由一等站升格為特等站後,隨花東鐵路電氣化及花東車站效能提升計畫兩階段工程,花蓮站將原有車站站體改建為跨站式車站,仍保留一側二島共三個月台的原始規劃。花蓮新站正式於107(2018)年10月3日先進行站體切換,後續工程預計於108(2019)年全部完工;第一期工程先開放部分舊前站方向的東出口、跨站式大廳、跨站天橋、還有舊後站,待整體完工後無論從東出口或是西出口眺望,都可以看見如捧花般的美麗門面,對映著雲霧繚繞的中央山脈。

 

20181117_C05.JPG

20181117_C08.JPG 

20181117_C12.JPG

20181117_C13.JPG

20181117_C14.JPG

20181117_C15.JPG

20181117_C16.JPG

20181117_C17.JPG

20181117_C18.JPG

20181117_C19.JPG

20181117_C20.JPG

20181117_C21.JPG

20181117_C22.JPG

20181117_C31.JPG

20181117_C32.JPG

20181117_C33.JPG  


  原本舊前站方向改為「東出口」,實際位置是將原本花蓮前站向北移動了一小段距離,新站的規劃是將出入口人潮分流,進站入口位於3樓大廳,而出口設置在原本1樓候車區空間。旅客從全新的新站1樓搭乘電扶梯到3樓,就位於最北端的木造捧花下方,上到3樓首先是售票大廳、候車大廳、連通道直通西出口,動線方向一氣呵成。站體設計配合自然的光影及人潮動線,完全展現出新站該有的規模與氣派面貌,花蓮新站的動線設計的非常順暢,可以發現人潮還是集中於東出口到剪票口這個區域,往西出口(原後站方向)就少了許多,整體面積比原本舊站空間大了6.5倍之多。3樓大廳候車區域增設很多座位,就連付費區內三個月台公用的候車區也設置很多座椅,旅客不需要提早到月台上候車。新站3樓剪票口規劃為進站之用,到站的旅客不能搭乘電扶梯上樓出站,而是必須經由原本的地下道,連接至第一月台方向由第一月台北側東出口離站,或是由西出口方向離站。

 

20181117_C34.JPG

20181117_C35.JPG

20181117_C36.JPG

20181117_C37.JPG

20181117_C38.JPG

20181117_C39.JPG

20181117_C40.JPG

20181117_C41.JPG

20181117_C42.JPG

20181117_C43.JPG

20181117_C51.JPG

20181117_C52.JPG

20181117_C53.JPG

20181117_C54.JPG

20181117_D01_付費區.JPG

20181117_D02.JPG

20181117_D03.JPG

20181117_D04.JPG

20181117_D05.JPG

20181117_D06.JPG

20181117_D07.JPG

20181117_D09.JPG

20181117_D10.JPG

20181117_D11.JPG

20181117_D12.JPG

20181117_D13.JPG

20181117_D14.JPG 

20181117_D15.JPG  

20181117_B02_第2月台.JPG

20181117_B03.JPG

20181117_B04.JPG

20181117_B05.JPG

20181117_B06.JPG

20181117_B07.JPG

20181117_B08.JPG  


  往西出口方向的長廊,我覺得是眺望站內列車營運最好的觀景點,以往沒有機會從花蓮站上方欣賞列車調度,跨站式站體通過三座月台上方及複雜的股道上方,就算在這邊站上一小時看火車進站離站也不會覺得膩。花蓮站本日是陰天,意外發現停在第三月台遠方股道的是目前僅存的普悠瑪彩繪列車:「洄瀾之心」,以台北機務段的18號編組TEMU2035-2036擔任,也是兩組2016年才上線服務的普悠猴編組之一。「洄瀾之心」彩繪列車擔任的是旅行社的包車,所以平時並沒有太大機會可以搭乘到,偶爾可能會擔任某些車次的代打,可遇不可求。而西出口也就是原本的後站,增設了通往3樓的電扶梯,離站的旅客通常還是會從原本的地下道出來,至於西出口站體目前還在施工中。

 

20181117_E01_西出口.JPG

20181117_E02.JPG

20181117_E03.JPG

20181117_E04.JPG

20181117_E05.JPG

20181117_E06.JPG

20181117_E07.JPG

20181117_E08.JPG

20181117_E09.JPG

20181117_E10.JPG

20181117_E11.JPG

20181117_F01_跨站天橋.JPG

20181117_F02.JPG

20181117_F03.JPG

20181117_F04.JPG

20181117_F05.JPG

20181117_F06.JPG

20181117_F07.JPG

20181117_F08.JPG

20181117_F09.JPG

20181117_F10.JPG

20181117_F11.JPG 

20181117_F12.JPG

20181117_F13.JPG

20181117_F14.JPG

20181117_F15.JPG

20181117_F16.JPG

20181117_F17.JPG

20181117_F18.JPG

20181117_F19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江子翠 的頭像
    江子翠

    江子翠.新靜天空

    江子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