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E.png

33TR_615_A01.JPG


33TR_615_A02.JPG

33TR_615_A03.JPG

110次.JPG

5242次.JPG

5257次.JPG

5236次.JPG

421次.JPG

5177次.JPG

5176次.JPG

223次.JPG

139次.JPG


 

33TR_616_A02.JPG

33TR_616_A05.JPG

33TR_616_A17.JPG

33TR_616_B07.JPG

33TR_616_B09.JPG

33TR_616_B10.JPG

33TR_616_B11.JPG  

 

  本年度自清明連假起開行「花蓮-潮州」往返的加班普悠瑪號,承續母親節假期後,第三度於端午連假加開車次。不過車次編號及停靠站略有調整,有別於前兩次停靠多站模式,可能是因為普悠瑪號的顯示器系統有站數的限制,需要以人工手動調整,西部幹線的停靠站大幅刪減,北高的行車時間也壓縮到4小時左右。本次,我倒是不執著於搭乘完同一車次的全程,改以台北站為分界點來銜接;東部也改為以台東站為起迄點來規劃車次,晚間也決定提早收班休息,不再追求於最長的搭乘時間。



  「花蓮-潮州」往返的加班普悠瑪號開行於環島旅行的第2、3日,因此第1日的行程設計,改以在台北站過夜的方式安排,第1日完成北東的往返後,第2日再銜接一對北東往返車次,然後在台北換5177次回潮州站。首日週六,這一次捨棄常搭的426、441次Hello Kitty彩繪編組,選擇連假期間常見的輔助車次5242、5257次普悠瑪號;雖然單趟的車程時間都比直達的426、441次多出1小時左右,但我不需要在台東或是知本等候超過1小時時間。去程的5242次要在池上待避426次,所以比426次晚半小時到台東站;而5242、5257次在台東站的折返時間只有24分鐘,回程的5257次雖然先發車,同樣需要在花東線上待避後面的441次先行通過,預計晚間10點左右才會抵達台北。



  第2日早上往台東的班次非常頻密,首波訂票時8點前開車的402、406、408、5236次都有座位,其中408次一直是北東直達的優質熱門車次。幾經考慮,最終我還是選擇多站停靠的加班車5236次,因為與前班408次抵達台東站後都是銜接421次返程,但408次需要在台東等候2小時,中間也很難再銜接任何對號車次;而5236次雖然車程多了近1小時,換句話說在台東站的候車時間也大幅縮短了1小時。北上方向,過去習慣在花蓮站轉乘,一票跨線直達西部終點站潮州,不過這樣的乘車方式就只能先行預訂便當,沒有辦法在中途站下車買東西;如果剛好碰到沒有供餐的車次,就只能碰碰運氣,看當天有沒有機會捕撈到少數零售的餐盒。421次花蓮直達松山,剛好在台北休息一下,再轉搭5177次,一次搭7個小時的單一班次老實說有些累,不如留些緩衝空檔。



  回到高雄後,第3日的行程就是單日環島,這一次端午連假的「潮州-花蓮」跨線車又出現了新的5176次編號,有別於前兩次的5274、5174次。5274、5174次採西部多站停靠模式,全程約7個小時18分;本次加開的5176次大幅減少停靠站,潮州站提早到6:30分發車,高雄到台北之間車程也拉緊到4小時左右。提早發車加上減少停靠站的關係,5176次不需要在員林站待避110次,也提早於11點多就抵達台北站,續開往花蓮的到達時間是13:25分,全程是6小時55分。下一班往西部的跨線TEMU同樣是15點半的5279次,間隔約2小時,候車時間實在有些太長,到了員林站還是轉乘PP繼續南下。這一次提早安排223次北上普悠瑪號銜接,只是收假日的中午過後班次一開放訂票就秒殺,我也可以繼續南下到台東走南迴線返家,只是車票雖然難搶,機會還是留給願意等待的人。先安排好在板橋站轉乘的139次PP,然後就是等待第一次釋票時,順利訂到223次的花蓮樹林區間,時間接駁上恰到好處,一點都不浪費時間。

 

33TR_617_F01_5177次.JPG

33TR_617_F03.JPG

33TR_617_F02.JPG

33TR_617_F05.JPG

33TR_618_A03.JPG

33TR_618_A07.JPG

33TR_618_A11.JPG

33TR_618_A14.JPG

33TR_618_B01_5176次.JPG

33TR_618_B02.JPG

33TR_618_B11.JPG

33TR_618_B12.JPG

33TR_618_B22.JPG

33TR_618_B23.JPG  

 


[取票劃位]

 

  這次加班車在12天車站預售期前就已經公布,所以不像前次可以直接在對號列車售票機查到確實的位子,會隨著取票時間點而改變。第一波訂到的7張車票就有5張是靠走道的座位,非常不理想,在沒有訂到同車次的區間座位之下,還是決定先取票再來更換。雖然知道都是二分之一的機率,但拿到走道位子心情就不是很美麗,對於靠穿的堅持一直都是我的旅行意義之一,多數機會都還是能美夢成真。2班有劃到靠窗座位的車次是5257次的2車18號,以及139次的5車46號,不過由於這兩班的行駛時間幾乎都是落在晚上,就算真的沒有靠窗似乎好像也沒有那麼可惜。



  5242次2車36號、5236次2車39號、421次4車48號、5177次2車28號、5176次3車24號,之後等訂到同次車同區間再來做更換。第二波訂票我要處理的是2班還沒有訂到座位的普悠瑪號,第一班是首日的110次,這班車是早上南部發車往北上最快的一班車,要銜接當日的5242次其實我還有108次跟112次PP可以替代,只是車程都要近5個鐘頭時間。第二班是收假日的223次北上普悠瑪號,根據以往經驗,收假日當天從中午過後都是熱門車次,東部幹線北上方向的列車都沒有座位;就算從中途站切票也要運氣,如果是碰到直達車的話連切票的可能性都沒有。這兩班車我打算有座位即可,因為可能也沒有多餘的空位可以更換,但收假日如果沒有搭上223次回台北,就不可能銜接139次回高雄。牽一髮而動全身。幸運的是,訂到的110次落在7車45號座位,223次落在8車26號座位,剛好都有靠窗。



  訂到同一車次同區間,TR-PASS可以利用換票的方式處理,免收手續費。早上先退掉5張靠走道的位子,第二次取票前,我還是先到高雄站的對號列車售票機查詢位置,我知道隨著取票時間不同座位也會更動,但如果我看到的是靠窗位子,立刻在高雄站窗口取票劃位的話,應該有很大的機會就是我看到的那個位子無誤。重新劃位的結果,5242次從2車36號變成6車41號(海側靠窗)、5236次從2車39號變成2車41號(山側靠窗)、421次從4車48號變成5車34號(山側靠窗)、5177次從2車28號變成3車05號(山側靠窗)、最後5176次從3車24號變成3車25號(山側靠窗),全數都更換為靠窗座位。

 

33TR_618_D01_223次.JPG

33TR_618_D02.JPG

33TR_618_D05.JPG

33TR_618_D06.JPG

33TR_618_D09.JPG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江子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