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續清明連假的加班車模式,本次只有周休二日的母親節假期同樣開行跨線的極長程普悠瑪號,多數的車次、停靠站、排點都維持原樣,僅有兩班列車的編號略有調整。本次旅行算是臨時成行的決定,幾班後續才加開的跨線列車也在12天內才開放訂位,因此好處是訂票的時候就已經決定座位位置,拿到的也都是9開頭的訂位代碼。我可以先到高雄站的對號列車售票機查看座位在哪裡,再選擇最好的位子去窗口劃位,不需要靠人工一張一張檢查,方便許多。三天行程只安排了9個班次,平均每一個車次我可以訂2-3張車票備用,再挑選我喜愛的座位,看看已經決定位子的運氣好不好,能劃到幾張靠窗的座位。
行程安排與前次33C-TR相似,大致上來說為了兩天的「花蓮-潮州」及「潮州-花蓮」往返班次,前後用110+426次的組合,以及5279次到員林後轉乘南下PP回家,剩餘的就是第三天單日的行程設計。考量週六的426次太魯閣號是Hello Kitty彩繪編組,不如本次出遊就再一次享受跟著Kitty去旅行的樂趣吧;第三天(星期一)的車次規劃決定由110次開場,搭乘426次樹林到知本全程後,再接南迴線的374次DMU返回高雄。訂票時,首日「花蓮-潮州」的普悠瑪號車次改為5177次,這一次全程車票倒是很容易入手,連訂了3張;第二日的「潮州-花蓮」5174車次,同樣一票到底訂了3張選用,而下一班5279次同樣全程車票非常好訂,連訂2張,這一次的網路訂位不像前兩次都必須用分段訂票才有座位。
1-1 110次 潮州-南港
前兩個車次的命運有點多舛,因為該時段前後沒有開行加班車,所以碰到週末依舊是非常熱門的車次。110次是每天早上釋票時才搶到的車次,只有一張,就算真的沒有機會是靠窗座位也還能接受,畢竟3.5小時的車程跟前後5小時的PP相比,真的快速且舒適很多。查詢後知道是沒有靠窗的1車23號座位,決定還是先取票,之後如果有機會訂到其他座位再來換票。
週六的110次十分搶手,似乎每天早上釋票都只有出現1張的機會,讓我再搶到一張車票是落在2車39號,同樣為走道座位。退掉後,如果之後只有1張票出現的話,那麼就應該是2車39號無誤,除非有2張以上的車票出現,才有機會解開這個僵局。機會還是有的,只等待那個特殊的時機降臨,真的讓我又重新搶到2張110次的「潮州-南港」區間,到高雄站查詢後,分別位於8車06號跟2車39號,機不可失,馬上到窗口將手上的1車23號退座,換成新訂到的8車06號座位。
1-2 426次 樹林-花蓮
426次的狀況又跟110次非常不同,以往連假有加開5242次的輔助班次,前往花蓮如果真的沒有訂到426次,搭乘5242次也是非常完美的選擇。但要從花蓮站搭乘5177次,勢必一定要搭426次銜接,不然就是要提前搭222次到花蓮等候一個多小時;週六的426次又是Hello Kitty編組,非常想念日式豬排便當的好滋味,怎麼樣都希望能搭到這班車。426次宜蘭線各車站均不停靠,松山開車後直達花蓮,所以北部區間到花蓮沒有座位的話,也沒有辦法從宜蘭或是羅東分段訂票;倒是前往玉里跟台東知本一直都有很多空位,可惜與下一班車時間會重疊,勢必只能搭到花蓮換車。
每天早上9點整釋票,幸運搶到一張426次的座位,發現是6車12號。原本想依循110次的操作模式換票,意外的是426次接連幾天都沒有出現任何到花蓮的位子,唯獨出現過一次倏忽即逝,同樣也是沒有靠窗的6車15號。最終決定,這班車就是選擇這個座位不想再做更換了,只有搭到花蓮站而已,所以真的沒有靠窗也無妨,至少還是可以品嘗到美味的豬排便當。
1-3 5177次 花蓮-潮州
前次旅行搭乘極長程的5275次「花蓮-潮州」全程區間,第一時間訂票時就沒有訂到全程的座位,只好在七堵站分段劃座。有想過這班車的配票方式,是不是真的有配置「花蓮-潮州」的全程座位?除了像我這樣刻意搭乘的旅客外,「花蓮-潮州」還是經南迴線較為省時省錢。這一次發現5177次「花蓮-潮州」全程區間配票還不少,訂票的時候先訂了3張,然後用剩餘車票查詢,發現至少還有6張的額度,不過全程區間的座位就算沒有賣出去,開車前三天還是可以分段售出,並沒有影響沿途各站旅客的權益。
本次車連訂了3張車票,到車站查詢時發現座位是連續的3車21號、3車22號、3車23號,這和預期的結果相符。進入12天的窗口預售期後,TRA的劃位邏輯大概就是依照尚未售出的座位順序依次劃位,單人座位依照售出車廂及座位號碼順序給座,而多人的話就是找尋適合的車廂空位。3張車票當中3車22號是海側的靠窗座位,這班車不需要再重新訂票了,座位還算滿意,只需要在時限內將其他2張車票退掉即可。
2-1 5174次 潮州-花蓮
本次車票也是連訂了3張,不過結果跟5177次有些不同,查詢座位號碼分別是落在8車05號、8車06號、1車05號,反而沒有呈現連續的狀態,特別的是剛好位於頭末車廂。這三個座位都是靠窗,老實說依照過去到車站窗口取票的經驗,哪一個座位都我可以接受,差別在於靠山或是靠海的方向/向陽側及非向陽側的不同。5174次早上6:57分由潮州站北上開往花蓮,非向陽側再加上北迴線的海側方向,最佳選擇是8車05號的這個座位,另外兩個座位都會曬到太陽。
不過呢,這3個座位都是非常優質的選擇,原因在於隔壁的位子是作為身障席的陪伴座位,所以只要沒有身障席的乘客搭乘,陪伴席就會是空位無人乘坐,享受舒適寬敞的雙人空間。
2-2 5279次 花蓮-員林
跨線的5279次是收假日的熱門車次,搭乘過三次只有一次是訂到全程座位,其餘兩次都要分段訂票,不是在宜蘭就是從七堵分段。這一次非常順利的訂了2張全程座位,如果真的不滿意的話我還有1張車票的保留空間,因為下一班的145次PP超出我預期的搶手,不得不先訂票當作預留備案。
5279次的座位落在2車34號、2車35號,大致上是跟5177次的劃位邏輯相似,依照座位順序依次售出。至少訂2張車票的好處是,有很大的機會拿到一個靠窗一個靠走道的座位(占了1/2),不過也有各1/4的機率拿到2個靠窗或是2個走道座位,全憑運氣跟訂票的時間點。2車34號是海側的靠窗座位,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,就決定是這個位子吧。
2-3 145次 員林-新左營
禮拜天的傍晚南下車次,彰化以南已經剩下末班的181次有座位,可是181次抵達高雄已經是午夜時分,距離前一班5279次抵達員林的時間,銜接上顯得太過冗長。偶而出現前一班149次的空位,但149次還是顯得太晚,就算5279次誤點的可能性也計算進來,半小時後的145次還是最佳選擇。根據過去旅行的經驗,收假日的PP如果沒有先劃位,幾乎都沒有空位可以坐,車廂滿滿的站票,有個座位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。
145次員林以南到終點站潮州都沒有位子,那麼就只能往北查詢看看,原本以為改成彰化起站機會比較大,結果還是敗北無座。好吧,再往前到台中始發,能選擇的車次多了不少,5279次預定20:19分抵達員林,而145次台中站的開車時間是20:27分,這也是145次能劃座的最北極限了。如果從台中站還是沒有座位的話,那麼就必須考慮末班181次,或是當天再到車站窗口碰碰運氣。最終145次改訂「台中-新左營」的區間座位,當天搭車時發現員林站上車的人真不少,不過都不是我所在的9車車廂,反而集中在前段,9車看起來應該都是配給台中站上車的旅客吧。
3-1 110次 潮州-南港
第三天的行程是在收假後的第一個上班日,照理說車票應該是不難訂,不過還是有部分車次非常搶手,例如東幹線北上首班203次,或是西幹線的早班TEMU 280次或是110次。禮拜一的規劃重點當然還是放在426次的Hello Kitty彩繪太魯閣號,過去好像真的還沒有機會搭乘過星期一的426次,都是搭乘週六的班次居多。那麼,我需要一班北上的直達列車到樹林去銜接426次,最優質的選擇當然還是潮州站始發的110次普悠瑪號,我還有很充足的時間可以搭乘到南港站後再折返,時間綽綽有餘。
一開始安排行程時只有前2天的車次,所以第一、二天的車票是在高雄站取票,臨時確定的第三天行程則是在新左營站取票。本次車連訂了2張車票,到車站查詢時發現座位是落在1車32號、1車06號,換句話說後面7節車廂的座位幾乎都已經售出,才回到1車來劃位。很幸運的是兩張車票當中,1車06號是海側靠窗的優質座位,本次車就不需要再重新訂票了,另外一張1車32號就讓給有緣人吧。
3-2 426次 樹林-台東
110次即使劃座到南港,銜接區間車返回樹林還是可以順利搭乘426次,就看當日要在哪一站轉乘。禮拜一的426次太魯閣號意外的好訂,「樹林-台東」的全程車票一查詢都超過6張,不像第一日到花蓮站的配票比較少,前往台東及知本的座位數還是多於到花蓮的數量。原本打算在台東站轉乘374次,所以訂票時只有先選到台東,後來在旅程中臨時決定還是前往知本站拍攝第12次的Hello Kitty彩繪太魯閣號編組,在高雄站加劃了一段「台東-知本」的座位券,以避免無票乘車的窘境。
既然座位數量較多,那麼我不需要訂到3張車票,訂2張應該就可以知道有沒有選到靠窗的座位了。在高雄站的對號列車售票機查看座位,第一張出現的是6車29號的海側靠窗位子,這有什麼好遲疑的,就決定是這張票了。6車的位置還算可以,距離便當銷售的8車只有2節車廂的距離。
3-3 374次 台東-新左營
在知本站拍攝完Hello Kitty彩繪太魯閣號編組後,最後一段車次是南迴線的374次DMU;本次車使用DR3100型編組行駛到台中站,老實說我覺得這是柴聯車編組中最舒適的一款車種。「台東-新左營」的車程大約3個小時,傍晚時分可以欣賞台東端太平洋側的海景,繞過中央隧道後,出現的是屏東端台灣海峽的日落美景,落日餘暉照映在寬廣的海平面上,波光粼粼閃亮,我覺得實際的景色比照片更美,更耀眼璀璨。
最後一個車次我只有訂了1張車票,原本打算即使沒有劃到靠窗的座位好像也沒有關係。南迴線的精彩風光取決於陽光照射的時間點,時段太早陽光強烈旅客紛紛拉上窗簾遮陽避光,反而無緣見到海景;時段太晚進入傍晚夜色後,拍攝出來的景色不甚完美,還有逆光的可能性。只能說一切全憑運氣,也看老天爺賞不賞臉,給一個好天氣出遊。374次劃在7車46號,雖然是一個面壁的座位,卻是海側,讓我有機會再次擁抱南迴線的繽紛海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