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-1.png

20-2.png

20-3.png

20TR_1010_A01.JPG

20TR_1010_A02.JPG


20TR_1010_A11_101次.JPG


20TR_1010_A12_280次.JPG


20TR_1010_A13_219次.JPG


20TR_1010_A14_432次.JPG


20TR_1010_A15_441次.JPG


20TR_1010_A16_254次.JPG


20TR_1010_A17_447次.JPG


20TR_1010_A21_111次.JPG


20TR_1010_A22_372次.JPG


20TR_1010_A23_115次.JPG


20TR_1010_A24_136次.JPG


20TR_1010_A25_248次.JPG


20TR_1010_A26_447次.JPG

20TR_1010_A31_402次.JPG


20TR_1010_A32_211次.JPG


20TR_1010_A33_422次.JPG


20TR_1010_A34_273次.JPG


20TR_1010_A35_136次.JPG


20TR_1010_A36_181次.JPG


20TR_1010_A41_112次.JPG


20TR_1010_A42_426次.JPG


20TR_1010_A43_441次.JPG


20TR_1010_A44_443次.JPG


20TR_1010_A45_256次.JPG


20TR_1010_A51_616次.JPG


20TR_1010_A52_401次.JPG


20TR_1010_A53_278次.JPG


20TR_1010_A54_271次.JPG


20TR_1010_A55_426次.JPG


20TR_1010_A56_374次.JPG


20TR_1010_A57_181次.JPG

 


 

20TR_1015_F01_宜蘭線.JPG

20TR_1015_F03.JPG

20TR_1015_F11_北迴線.JPG

20TR_1015_F12.JPG

20TR_1015_F21_花東線.JPG

20TR_1015_F23.JPG

20TR_1015_F25.JPG

20TR_1015_F26.JPG

20TR_1015_F27.JPG

20TR_1015_F29.JPG

20TR_1015_F31.JPG

 

  這是我歷次環島旅行中第一次,從第1天的首班車開始,就一直擔心到最後一天的末班車;天氣的影響雖然是主因,可是造成的連鎖效應卻有別以往,難以預測也無法提早預作準備。提心吊膽的感覺直到每天搭上最後一班車時,心情才能稍微放鬆,卻在第5日的末班車給了我行程中最大的驚嚇,幸好有驚無險,終究讓旅程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。根據往常出遊經驗,扣除夏季的颱風時節,還有春秋交替時的鋒面豪大雨,最適合環島旅行的時候還是應該落在年尾及年初的冬季時分。今年度的特殊安排,讓8次旅行日程橫跨在1-10月期間,照理說已經邁入冬天的乾季,沒想到接連而來的強烈颱風除了帶來風災以外,還有超出預期的充沛雨量。詭異的連續豪雨甚至讓東部幹線及南迴線,接連多日出現中斷停駛的厄運,土石流和地基下陷的坍塌危機影響所有線上車次,我應該算是非常幸運沒有錯過任何班次。

 

  簡單整理,從10月7日開始降下的豪雨已經在花東地區造成不小災情,甚至花蓮及台東車站紛紛出現淹水的狀況,部分地區交通中斷。接著南迴線從8號「知本-太麻里」區間發生土石流,加上後續路基流失、路基下陷及鋼軌位移等種種問題,8號到10號南迴線幾乎是全線停擺無法營運,一直到了11號之後才有改善。同樣時間,花東線、北迴線及宜蘭線也是路況連連,首先花東線「鹿野-山里」出現電線問題,加上11日上午遇土石流,鹿野站的第2、3股道無法通行,土石流面積過大讓車站內只剩下一個軌道可以使用,經過的各級列車只能緩慢行駛通過,北上的班次到花蓮約略晚10-15分鐘不等。鹿野站的土石流一直到我15號禮拜六搭426次經過的時候,還沒有處理完畢,因為整個軌道全部覆蓋土石,旁邊山坡就是塌陷下去的大洞,非常驚險。

 

  北迴線在豪雨中淹水成災,但相較於宜蘭線已經算是較輕微。雙十連假期間,宜蘭線「大里-福隆」因水淹過軌面(旁邊公路的雨水全排入軌道),該路段改以單線行駛;接著11號豪雨影響,「雙溪-貢寮」間路基因豪雨後流失,同樣以單線緩慢行駛,12日「大里-福隆」間再度水淹軌道,「龜山-大里」因土石流西線封鎖改單線雙向運轉,列車均慢分。宜蘭線的大雨在我旅行期間沒有停過,列車常常經過宜蘭羅東時,感覺像是進了洗車機一樣,雨勢大到像是整盆水整個傾瀉下來沖洗車身,窗戶外完全看不到外面景物。這些情況持續發生在我旅行的11-15號期間,東部幹線所有南下車次在宜蘭線部份路段均降速行駛,碰到土石流單線時還要交會對向列車,所以不太可能準時到花蓮站;而北上列車即使在花蓮站準時開車,途經宜蘭線同樣有類似情形,抵達松山站前大概都有5-15分鐘的晚分。

 

  台東站北上的列車運行狀況最為糟糕,前一週脆弱的南迴線一旦中斷,就僅剩往北的花東線鐵路可以利用,好不容易前幾日南迴線終於搶通,改成花東線開始出現狀況。北上列車班班誤點抵達北部,台東出發首先必須慢行通過鹿野的土石流區域,原本鹿野站能提供的待避或交會功能無法發揮,影響到的是花東線單線行車的行車情況,即使是最快的TEMU在花東線一樣誤點,花蓮站平均晚5-15分鐘開車。然後是上述所說宜蘭線的土石流,東部幹線北上TEMU列車排點很緊,即使是太魯閣號或是普悠瑪號趕點的可能性也有限,能維持誤點時間不再擴大已是萬幸。例如,第1日的441次太魯閣號晚了34分到松山,原因除了玉里站本身就晚15分鐘開車,直達排點加上太魯閣號已經努力維持誤點時間外,在花蓮站還是晚了15分鐘發車,後續的誤點就是宜蘭線豪雨路段所造成的影響。相較於第4日的443次普悠瑪號,台東準時發車後到花蓮晚11分開車,當日宜蘭線狀況比較好一些,所以能維持晚13分到松山的紀錄。

 

  本次旅行只要是經由東部幹線的列車,無論是北上或是南下多數誤點情形嚴重,雖然有些班次銜接上需要臨時更改轉乘車站,但驚險之中我還是沒有miss掉任何預定班次,順利搭完規劃中的所有車次。真的要很感謝辛苦的台鐵員工,在第一時間儘速排除狀況讓列車正常行駛,可能我碰到的是晚15分鐘的誤點,卻是工作人員努力之下爭取而來的。


20TR_1014_B04.JPG

20TR_1014_B05.JPG


20TR_1014_B07.JPG


20TR_1014_B08.JPG


20TR_1014_B09.JPG


20TR_1014_B10.JPG


20TR_1014_B11.JPG


20TR_1014_B12.JPG


20TR_1014_B13.JPG


20TR_1014_B14.JPG


20TR_1014_B15.JPG


20TR_1014_B16.JPG


20TR_1014_B17.JPG


20TR_1014_B18.JPG


20TR_1014_B19.JPG


20TR_1014_B20.JPG


20TR_1014_B21.JPG


20TR_1014_B22.JPG


20TR_1014_B23.JPG


20TR_1014_B24.JPG


20TR_1014_B25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江子翠 的頭像
    江子翠

    江子翠.新靜天空

    江子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