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1-1 自強號 101次 台中 05:42 → 斗六 06:34 [準點到開]


  這次行程安排很巧合的是,第1日的第一班車剛好是西幹線南下的首班車101次PP,而最後一日的末班車是西幹線的末班車181次PP。考量從高雄地區出發沒有直達斗六的客運夜車,加上280次的發車時間落在7點之後並不算太早,我需要一班車先前往台中後,再轉乘火車南下,最好的選擇當然就是101次PP。



  101次有些類似通勤性質,台中到高雄間自強號有停靠的車站都有停,可能也是因為首班車的緣故,生意不差,像我搭乘的2車台中站發車時全部坐滿。台中的南下方向列車首班是101次,再來要等到6點08分的區間車,不過雖然搭乘人數不少,多半都是往沿線車站通勤的旅客居多,車廂座位乘客換來換去,比較不像一般的長途車次較為固定。


20TR_1011_A01_101次.JPG

20TR_1011_A02.JPG

20TR_1011_A03.JPG

20TR_1011_A04.JPG

20TR_1011_A05.JPG  

20TR_1011_A07.JPG

20TR_1011_A08.JPG


20TR_1011_A09.JPG
 





#1-2 普悠瑪 280次 斗六 07:03 → 花蓮 11:50 [花蓮晚6分到站]

  
  本次環島將由中部啟程,打破以往提前搭乘客運或是夜車莒光前往北部,轉乘首班TEMU的行程安排,也有別於南下繞行南迴線從台東北上的紀錄。這次雖然還是以客運開場,將首次前往台中車站搭車,為的就是銜接跨線280次普悠瑪號;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之下,利用西部幹線南下的頭班101次PP到斗六,還有很充裕的時間等候280次發車。過去要搭乘280次,通常都是選擇前一日的283次到斗六過夜,充分休息後隔日再安排280次直達花蓮;雖然斗六站在清晨4:55分就有102次PP前往台北七堵,後面還有一班嘉義發車的170次跨線PP可以選擇,而280次要等到7點才發車,不過一票到底不需要轉乘是最大優勢。嘉義發車的170次PP雖然在斗六早280次半小時發車,因為沿途停靠相當多站的緣故,還沒到板橋就已經被280次超車了,抵達花蓮更是比280次晚了40分鐘。



  第1日的第一班車我相當重視,美好的開始是旅行成功的一半關鍵;由於10/11雖然是平常上班日,但屬於台鐵國慶連假輸運的區間內,這一天的車票提早於18天前就可以預訂,10/12之後的車票則回到一般14天前訂票的規定。前往車站取第一天的車票時,280次劃到靠走道的座位,3車23號,也是當日唯一一張沒有靠窗的車票,覺得很可惜。根據投書局長信箱及車站售票人員的說明,現在的TR-PASS系統劃位時已經無法選擇靠窗或是靠走道的位子,除了原本網路預訂的車票無法變動之外,連12天車站預售票的時間內也無法辦理換座。在有剩餘車票的情況之下,即使退座註銷後重新劃座,系統還是會劃同一個座位給我,沒有辦法作變更;依據局長信箱回覆內容,是因為當時售票系統內會優先選擇排序較前面的座位,當我前後的座位都已經售出的情況之下,再次劃位系統抓到的就是我原本的那個位子。



  我大概已經了解台鐵劃位系統的邏輯,所有的車次都是從2車開始劃位,2車全部座位劃完之後就開始劃3車,一直到該車次的最後一節車廂(TEMU是8車、PP是12車、DMU是9車或12車),然後才回頭開始劃1車的座位。至於座位靠窗或靠走道全靠運氣,完全依照取票當時的時間點系統隨機抓到的號碼;過去有一種說法是越早取票越容易拿到靠窗的位子,這是錯誤的傳言,在不正確的取票時機之下,就算是14天前訂票馬上到車站取票,也有可能全部是靠走道的座位,跟取票時間早晚毫無關係。在我的案例中,18天前取票我還是拿到3車23號的走道座位,即使到了12天車站預售票的時間內,當我退掉本次車後再次劃位,系統第一時間抓到的座位還是原本的3車23號。這應該很容易理解,如果我沒有退票,因為這班車的座位假設已經賣到5車52號好了,代表從2車01號到5車52號全數售出的情況下,下一個劃的座位應該是6車01號;但在我退掉本次車票後3車23號出現空缺,系統不會劃6車01號而是優先挑選3車23號,除非在劃位瞬間有人比我早將這個位子搶走,我才有機會選擇其他的座位。



  既然如此,那麼破解的方法就出現了一道曙光,我只要先讓別人搶走3車23號,那麼下一次的劃位我還是有50%的機會靠窗。先在網路上加訂一張280次同區間的車票,然後退掉我原本的3車23號座位給有緣人,不要馬上取票劃位,因為依照過去經驗一定是3車23號,我決定等到隔天之後再去車站取票,希望座位可以順利更動。這個方法其實我也沒有把握會成功,不過試試看總是一個解決的途徑,反正之後幾天的車票我還是得分好幾次去車站劃位,順便實驗看看自己的假設理論可不可行。退座跟重劃的時間要距離多長,我自己先設定為2天,當然是要在確定有座位的情況之下才能成立,如果是一些比較熱門的搶手車次可能就無法適用,平常日應該是還好。隔天回車站再次取280次的車票,重新劃座的結果我拿到280次的6車09號,而且是靠海的窗戶座位,真的是好幸運;結果證實,在TR-PASS系統劃位無法選擇的狀況下,要換座可能只能用這個方法,老實說不是很方便也很費工。


20TR_1011_B02.JPG

20TR_1011_B04.JPG


20TR_1011_B05.JPG


20TR_1011_B07.JPG


20TR_1011_B08.JPG


20TR_1011_B09.JPG


20TR_1011_B10.JPG


20TR_1011_B11.JPG


20TR_1011_B12.JPG


20TR_1011_B13.JPG


20TR_1011_B14.JPG


20TR_1011_B15.JPG


20TR_1011_B18.JPG


20TR_1011_C02.JPG


20TR_1011_C03.JPG


20TR_1011_C06.JPG
  


20TR_1011_C05.JPG

20TR_1011_C07.JPG


20TR_1011_C08.JPG
 





#1-3 普悠瑪 432次 樹林 14:48 → 玉里 18:21 [玉里晚10分到站]


  219次回北部之後,最快銜接往東部的是432次,下午的432次普悠瑪號算是我本身選擇性很高的車次,可以搭到花蓮站轉乘其他班次,或是直接到台東。432次的終點站是台東,如果當天想要往返北部,可以搭到台東後直接銜接回頭車447次,剛好能在午夜抵達台北;如果想在花蓮休息,較好的安排方式是搭到玉里站,轉乘441次太魯閣號北上,時間允許的狀況下選擇288或是256次末班車前往花蓮。



  本次行程中最短的三個轉乘組合,前兩個是第3日的273、136次,以及第5日清晨的616、
401次,時間都是是7分鐘;第三組是今天的432、441次,轉乘時間是9分鐘,這些都是在平常日路況良好的狀況下能順利達成的目標。考量到東部單線區間的車次,9分鐘的轉乘時間實在很冒險,如果出發前能將天氣因素多加考慮,或許這個組合改用432、447次會比較保險。前幾天中斷的南迴線恢復通車,但行經列車需慢行,進入花東線後又有交會的問題,,還有上午鹿野站的土石流,讓北上列車誤點情況非常嚴重。雖然432次準時抵達花蓮站,但因對向的431次尚未進站,432次無法進入花東線,北上431次誤點約10分鐘,連帶影響432次晚了8分鐘從花蓮開車。這8分鐘的差距就足以讓我無法在玉里順利轉乘441次,432次玉里前停靠相當多站,單線區間也沒有機會大幅趕點,要消化8分鐘的誤點實屬不易,前提還必須要對向列車配合,減少等候時間。



  沿途各站幾乎都是晚8分鐘左右,心裡非常緊張,如果錯過441次北上,由於我今日行程安排的終點在台北,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搭437次DMU先到花蓮,看要原車繼續往台北還是改搭最後一班非TEMU的251次PP北上。當然441次的座位退不掉,就沒有辦法換其他的車次,無座只能隨機應變,當然最後一趟宜蘭線的往返行程就得取消。提前先到車門邊預備,如果抵達時間急迫,我一下車就必須衝向月台對側的441次上車再說;看樣子大約晚10分鐘抵達玉里站,441次只要小小誤點幾分鐘就好,機會希望能留給我。432次進入玉里站月台時,發現對向月台沒有列車停靠,我在車門邊也沒有看到有列車通過,轉乘應該會成功;月台上滿滿的人潮,這個時段依經驗往台北的人一定比往台東的人多,所以這些旅客等候的就是北上的441次太魯閣號。



  在車門邊等候時有聽到車長的無線電,說328次預備要交會437跟441次兩班車,依時刻表的資料328次跑在432次前方,換句話說441次要交會完328次之後一段時間才會碰到432次,不會那麼快到玉里。一下車聽到月台廣播,往樹林的441次太魯閣號約晚15分鐘,心裡的大石頭終於放下,順利轉乘成功!


20TR_1011_E01_432次.JPG

20TR_1011_E02.JPG


20TR_1011_E03.JPG


20TR_1011_E04.JPG


20TR_1011_E05.JPG
  




#1-4 太魯閣 441次 玉里 18:30 → 台北 21:20 [玉里晚15分發車;松山晚34分到站]


  441及443次這對雙胞胎班次是傍晚台東站北上的熱門車次,發車時間只相差半個小時,車票同樣搶手。這兩班車都標榜直達排點,台東開車後花東線上僅停靠玉里,花蓮開車後直達松山,沿途羅東及宜蘭均不停靠,車程最快只要3個半小時。441次前的北上班次,無論是TEMU或是DMU都採停靠多站模式,直達車從中午的417次後就要等這一班,加上停靠站少自然成為搶手賣點;而半小時後發車的443次在平常日距離末班車也有2個小時的時間,這時段要北上的旅客當然優先選擇443次,後續的班次到北部就已經是午夜時分了。



  前一段432次晚10分鐘到站,本來預估沒有辦法轉乘441次,也因為誤點15分鐘讓我能順利銜接返回台北。原本行程規劃抵達台北的時間尚早,多安排一趟254、447次宜蘭的往返,如果本次車北上到站時間誤點太多,那麼只好取消後續行程提早休息。這次的路況及豪雨災害,讓一向趕點性能優異的太魯閣號也束手無策,TEMU碰到慢行及交會,就必須和其他列車一樣辦理。玉里開車晚了15分鐘,要是在雙線區間及路況良好的情況下,要追到準點不無可能;花蓮站同樣晚15分鐘發車,連帶影響已在站內等候已久的435次DMU,只要北迴線以北路況不差,或許誤點時間能縮短一些。



  事與願違,宜蘭線東北角的部份路段路基流失,還有淹水的狀況,一路多有慢行及等候,雖然441次松山前都不用停靠任何車站,卻也無法一路高速行駛北上。這班車是我本次旅行中誤點情況最嚴重的,晚了34分鐘抵達松山,我能理解狀況因為經過宜蘭時大雨不斷,我很少看到出現這樣的暴雨,加上東北角山區路況糟到不行,多處單線行駛,最終晚半小時到站。我原本預留25分鐘的時間要在台北轉乘254次,看情形絕對搭不到車,如果改在松山轉乘的話有39分鐘空檔,這5分鐘時間我必須抉擇。在還有5分鐘轉車的時間下,我還是決定提早換車,在松山站銜接254次前往宜蘭。


20TR_1011_F01_441次.JPG

20TR_1011_F02.JPG


20TR_1011_F03.JPG


20TR_1011_G01_254次.JPG


20TR_1011_G03.JPG


20TR_1011_G04.JPG


20TR_1011_G05.JPG
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江子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