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.10.14 426次太魯閣號 樹林 → 知本
TEMU1013-1014 [北機07編組]
過去對我來說鮮少安排假日的行程,車票不好訂加上住宿也不便宜,都安排以平常日出遊為主。今年度暑假期間兩次的週末環島,深深被Hello Kitty彩繪車所吸引,每逢環島時遇到週末三天的假期,首選車次當然就是426次太魯閣號,還有美味的豬排便當。426次發車的時段剛好是北部中午,前面車次的銜接規劃算是非常方便;第一種是從高雄出發,最喜歡搭乘333、411次的組合,其實我也可以直接搭乘早上的西部幹線北上,剛好這一次就是這樣規劃行程。只是覺得不要浪費TR-PASS珍貴的使用時間,既然要從高雄出發就搭乘最早班的列車,然後到台東轉乘411次繼續北上,欣賞花東線的田園風光。
第二種是從台北出發,利用整個早上的空檔恰好安排一次台北花蓮往返,就算不是搭乘首班402次也無妨。前次旅行早餐安排品嚐米粉湯後,還有充裕的時間到台北車站搭乘408次前往花蓮,時間上也來得及;回程銜接的是271次普悠瑪號,可以選擇在台北或是板橋轉乘426次太魯閣號。第三種是從花蓮出發,配合週末開行的莒光號夜車,目前走過的紀錄是搭乘616次到關山轉乘401次普悠瑪號北上,雖然抵達台北的時間是早上9點左右,還有3個小時的空檔可以利用。前次安排去吃米粉湯後,逛到七堵走走再回台北站搭車,本次決定多排入一次宜蘭線的往返,3小時的時間差不多可以可以到羅東站,很幸運的讓我訂到278次普悠瑪號的車票,在羅東順利銜接271次回台北。
今明兩天的426次行程大同小異,第4日從樹林上車,第5日則是選在台北,同樣也都事先以電話預訂了豬排便當。兩天都劃在3車的座位,剛好就在前後3車14號跟18號,車廂外觀是大洋洲的彩繪圖樣。本次車松山開車後直達花蓮,所以影響行車的最大原因就落在宜蘭線的豪雨及路況,只要沒有出現什麼大問題,準時抵達花蓮是OK的。飢腸轆轆的我最期待的當然就是本次車的一大賣點「Hello Kitty日式豬排便當」,我並不急著搶到8車去購買,已經有先電話訂購就不需要太擔心,不過其他旅客可能就沒有那麼幸運了;連續兩日推車抵達3車時便當已經全數銷售完畢,3車想買豬排便當的乘客失望了,更別說後面的2車及1車。不過還是有幾位旅客像我一樣有先預訂,推車上無法銷售出去的剩餘便當就是我們的,拿到熱騰騰的豬排便當心裡還是很開心,畢竟這只有在假日的426次太魯閣號上才品嚐得到。
第4日的426次出現了一個小插曲,當我吃完便當以後將竹筷子收回塑膠套,準備跟空盒一起拿去丟掉。同排的一位先生突然過來問我,我以為他是要問豬排便當要怎麼預訂,結果他竟然是要跟我要竹筷子!他說他在車站買便當的時候忘了拿筷子,車程已經開了快1小時了,他沒有辦法用餐;我說這個是用過的耶,他說沒有關係。好吧那就好人做到底,背包中我其實都有多預備一副竹筷,曾經遇過用湯匙吃米粉的窘境,旅行期間我習慣多帶一份竹筷預備,就送給那位先生吧。第5日的插曲算是幸運降臨,松山站開車後我旁邊的20號座位沒有人坐,而且是3車唯一的一個空位;暨第2天的北上136次普悠瑪號後,我又可以獨享兩個座位的空間了,一直到台東站前都沒有人乘坐。原本有一對坐在後方帶小BABY的夫妻,想跟我換座位,但我直覺他們的目標同時是我隔壁的空位,我只好用我有預定便當不便更換的理由回拒了。因為TEMU能劃到海側靠窗的座位非常難得,加上我真的有先訂便當,這樣的情況之下我真的一點都不想換。
426次北迴線準點抵達花蓮,兩天的行車狀況多半是受到鹿野站土石流的影響,還有對向列車的交會,即使已經全速行駛,抵達台東約晚10-15分鐘。第4日我直接搭到知本站,拍了一些車廂的彩繪照片,休息一會兒搭441次回台東後,再銜接443次普悠瑪號回台北。第5日到台東晚15分鐘,我決定提早在本站轉374次DMU,不再搭到知本,最後一天搭完426次代表本次旅行中的TEMU全部完成,剩下一班DMU跟一班PP,舒適度上感覺就有一段差距。
2016.10.14 443次普悠瑪號 台東 → 樹林
TEMU2035-2036 [北機18編組]
過去旅行比較多機會搭乘443次的北迴段,終於在18TR完成了443次的全程踏破,這一次是第二次搭乘台東到台北區間。有些遺憾的是,本次車在10月下旬的大改點中將停駛,原本422、443次的編組運用將變更為422、445次,只有週末加開的445次將改為普悠瑪號每日行駛,取代原有的443次,本次旅行搭乘算是留下一個完美的句點。爾後,443這個車次跟時段將改為PP使用,排點上接近直達,好處是沒有買到車票的旅客還是可以搭乘,不受TEMU無座票的限制。
去程426次Hello Kitty太魯閣號晚10分到知本,並不影響回程441次的發車時間,台東站準時出發開往樹林。本日台東站的月台調度似乎有些不同,441次到台東後停靠第3月台A側,發車後發現下一班車不是我要搭乘的443次,原本後續2班開往樹林的443、445次TEMU改至第2月台候車。晚半小時發車的443次普悠瑪號還沒在月台停靠,一直到發車前10分鐘才進站,車上的清潔整備似乎已經完成,直接開放旅客上車。10月中旬已經是秋末時分,晚間六點多天色已經全暗,還記得八月來時月台上的光線還足以拍攝列車全貌,現在幾乎已經昏暗到只能拍LED,車頭照完全沒有辦法拍攝。本日的443次用的是台北機務段18號編組(TEMU2035-2036),是2016年才加入營運的兩組普悠猴之一,很幸運的本次旅行中兩組普悠猴都有搭乘到。
雖然根據前幾日經驗,443次一定會誤點到台北,只是天氣的影響究竟會有多大,得看沿線路況的好壞來決定。第1日已經經歷過晚34分的441次,必須提前在松山站轉乘254次才能銜接的上;本日預定在台北轉乘256次末班車,時間是14分鐘,只要誤點超過5分鐘就必須提前到松山換車。而能在松山換車的誤點極限,最多也只能容忍到28分鐘,萬一超過的話今晚就只能待在台北過夜。第4日的443次普悠瑪號由台東準時發車,一路北上到花蓮約晚11分開車,慶幸的是當日宜蘭線狀況比較好一些,沒有讓誤點雪上加霜,最終能維持晚13分到松山的紀錄。我大約有15分鐘的時間可以喘口氣休息一下,也確定能順利銜接本日的最後一班車256次前往花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