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-1.png

18-2.png


18TR_811_A01.JPG


18TR_811_A02.JPG

18TR_811_A03.JPG

18TR_811_A11_333次.JPG

18TR_811_A12_411次.JPG

18TR_811_A13_426次.JPG

18TR_811_A14_441次.JPG

18TR_811_A15_288次A.JPG

18TR_811_A15_288次B.JPG

18TR_811_A21_616次.JPG

18TR_811_A22_401次.JPG

18TR_811_A23_108次.JPG

18TR_811_A24_271次.JPG

18TR_811_A25_426次.JPG

18TR_811_A26_374次.JPG

18TR_811_A27_181次.JPG

18TR_811_A31_333次.JPG 

18TR_811_A32_411次.JPG

18TR_811_A33_426次.JPG

18TR_811_A34_441次.JPG

18TR_811_A35_443次.JPG

18TR_811_A36_531次.JPG

 


 

18TR_812_C06.JPG

18TR_812_C12.JPG


18TR_814_C04.JPG


18TR_814_C05.JPG


18TR_814_C06.JPG


18TR_814_C07.JPG


18TR_814_C08.JPG
 

18TR_814_C09.JPG


18TR_814_C10.JPG


18TR_814_C12.JPG


18TR_814_C13.JPG


18TR_814_C15.JPG
  



  七月盛暑完成了第17次的環島旅行,前次未能安排連續3日HELLO KITTY彩繪太魯閣號的遺憾,將於本次順利圓夢。使用TR-PASS一直追求最高的CP值,每一次超過萬元的旅費,只要約20%的的折扣就能取得,旅費能省則省;盡情的搭乘TRA各級列車,拍攝了旅途中無數的精采景物風光,成為我人生當中不可或缺的珍貴記憶。這一次的行程結構有別以往,連續3日期間特別選擇指定車次搭乘,前後再用若干班次補足銜接,同樣選擇於週末假期出遊。



  先前已經有過一次在週末假日出遊的經驗,對於TRA週五到週日的車次搶票稍微有了一些了解,比春節連假已經好訂許多。以東部幹線來說,原則上星期五傍晚往南下花蓮及台東,以及花蓮往台北雙向都算熱門;星期六的話則是中午前的東幹下行(往花蓮/台東),最後週日下午到晚上則是花蓮/台東往台北的尖峰熱門時段。把握避開尖峰方向的原則,其實在週末出遊的網路訂票,遠比春節或是連續假日來得容易很多。本次環島3日的重點在於搭乘「426次太魯閣號」,使用TEMU1013-1014這一組HELLO KITTY彩繪列車,至於返程則不一定安排441次。426+441次的組合通常讓當天終點會結束在花蓮,因為要在台北休息實在是太早,441次後面可以安排一趟288或是256次在午夜前抵達花蓮;除非是最末日在北部直接銜接531次莒光號夜車回高雄,但由於兩個車次間隔約2小時之長,這一次的最末日我選擇的是443次普悠瑪號。每日的終點位置影響的當然就是隔日的起點,如果在花蓮過夜的話,隔日安排最早班次往返花蓮台北的行程(203+412/278/280),會剛好與426次反方向;若是先往台東,早上的花東線班次沒有快車,要在中午前返回台北有難度。唯一適合的排程,是搭乘夜車616次在關山轉乘401次普悠瑪號北上,相對來說行程會比較有彈性,可以吃個米粉湯再去搭乘HELLO KITTY彩繪太魯閣號。



  去程的話想從高雄出發,這一次想把過夜的地點拉回熟悉的高雄。426次太魯閣號大約下午1點從台北發車,早上從高雄出發的時間綽綽有餘,過去搭乘西部幹線最適合的班次是7點的海線112次自強號,車程是5個小時,還有近一個鐘頭的時間緩衝。但另一個選擇是333+411次的組合,經由南迴線及東部幹線前往台北;333次往台東車程約3個小時,不能錯過的當然是南迴線的海景路段,只是7、8月時節適逢盛夏,太陽早早高掛海濱。前幾次的搭乘,無論是山側或海側陽光都十分炙熱,即使拉上窗簾都能感受到其熱度,只能讓海景風光停留在記憶中。411次在台東接駁333次的旅客繼續北上,這班普悠瑪號需要4個小時才到台北,雖然兩班車高雄到台北總共需要約7個小時車程,抵達時間與112次自強號卻是差不多的,但沿途絕美的風景卻是無與倫比。

 



 DAY  1 

● 去程: 333次DMU + 411次普悠瑪號
● 主程: 426次HELLO KITTY彩繪太魯閣號
● 返程: 441次彩繪太魯閣號 + 288次普悠瑪號


  有了前次17TR的經驗,知道週末熱門車次大約分佈的時段,除了星期日從台東的回程班次一定排在來回票的第一順位外,3日的426次太魯閣號也優先訂星期五的去程班次,然後才是另外兩天的426次。本次相當順利的訂到三天的HELLO KITTY彩繪太魯閣號班次,接著第1日與第3日行程安排頗為類似,都從高雄出發,安排的是333+411次的去程班次。特別的是,這一次兩天的333+411次在劃座時都靠走道座位,雖說這兩班早班車平常日並不算太熱門的車次,但暑假期間出遊人數眾多,在網路上查詢餘票時發現411次已經完售。想到售票窗口換個位子似乎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,退票時萬一不小心把原有座位弄丟了更是得不償失,索性維持原樣。



  第1日426次搭到終點知本站,回程直接安排441次,同樣也是HELLO KITTY彩繪編組擔任的太魯閣號,不過這一次不搭到樹林,在松山站轉乘288次普悠瑪號到花蓮。訂票時突然發現該週週五晚間的車次變得非常搶手,288次沒有松山直達花蓮的車票,必須從宜蘭分段訂位才有,幸好讓我搶到一組,到時候需要換位子就是。後續再查詢的時候已經沒有座位了,就連末班的256次普悠瑪號也沒有直達座位,不曉得當日晚間有什麼活動,傍晚之後往花蓮的車次一票難求,分段也不見得有座位。



  旅行當週正好碰到天氣不穩定的情況,全台各地因受周圍低壓影響,多有陣雨或是強烈雨勢出現。以往歷次冬季出遊,除了氣溫涼爽以外,鮮少碰到下雨,自然也就沒有考量有關雨具的準備。前一日在旅館休息時,前腳剛踏進房間,窗外立刻降下狂風暴雨與陣陣雷聲,直逼颱風等級的規模;真的很慶幸沒有再晚些時間出門,不然勢必淋成落湯雞。之後三日行程,幾乎都有碰到下雨的情形,搭車的時候還好,比較需要留意的是晚上休息與早上出門的階段。第1日的南迴線在細雨中揭開序幕,煙雨濛濛的景色正適合南迴風光,部分山間區域雨勢頗大,卻沒有影響到DMU的行車狀況,兩日清晨的首班333次DMU準時於7:50抵達台東站,順利銜接上後續的411次普悠瑪號。



  北部樹林站是晴天,但繼續南下知本的行程又呈現細雨綿綿的天氣,週五東部幹線行車大致順利,只有搭乘返程的441次時有出現一些狀況。441次HELLO KITTY彩繪太魯閣號台東站準時發車後,很意外的在鹿野站臨時停車辦理客運,據車上乘客的說法是本日前方437次DMU故障,所有旅客由後續的列車接駁至花蓮站。鹿野站僅放行一小部分人員至各節車廂上車,由於441次8節車廂也幾乎是滿載的狀況,我乘坐的5車只有上來約10人左右,車長說明自行找空位就坐,但其實完全沒有空位,只能站立於車門玄關處。441次略有晚分,途經停靠各站有旅客上車時,非常疑惑本班車為何有無座票旅客?數量不少,不過並不見列車長有說明。437次的旅客在花蓮站全數下車,不曉得是不是花蓮站有特開班次,不過也因為如此當本班車經過玉里站時,437次不需要待避本班車通過。



  影響誤點的主要原因在礁溪站,441次在礁溪第二次臨時停車,停車長達10多分鐘,似乎是有旅客身體不適需緊急送醫,因為有看到擔架推到月台上待命。再次出發北上已經晚了14分鐘,抵達松山站前評估,非常有可能無法轉乘288次普悠瑪號,向車長詢問有關轉乘的事宜。由於誤點因素就當日狀況,441次抵達松山站的時間剛好是288次的開車時間,還要換月台,時間可能不太充裕;列車長向松山站詢問後,確定288次誤點約3分鐘左右,還是需要加快腳步,銜接上應該沒有問題。


18TR_812_A02.JPG

18TR_812_A03.JPG

18TR_812_A04.JPG

18TR_812_C02.JPG

18TR_812_C03.JPG

18TR_812_C05.JPG

18TR_812_C17.JPG

18TR_812_C22.JPG

18TR_812_E25.JPG

18TR_812_E26.JPG

18TR_812_F03.JPG

18TR_812_F04.JPG

18TR_812_F05.JPG  



 DAY  2 

● 去程: 616次莒光 + 401次普悠瑪號
● 主程: 426次HELLO KITTY彩繪太魯閣號
● 返程: 374次DMU + 181次自強號


  原本第2日的規劃是408+271次的組合,為了早上預留時間去吃米粉湯,前一日訂288次的原因是要銜接回台北的655次夜車。不過408次一向是熱門車次,星期六的班次沒有排在第一順位訂票就GG,松山直達花蓮的排點也無法從中間分段訂票,只好臨時調整行程。取消原本的655次夜車,前一日抵達花蓮後可以休息約三個小時,然後搭616次莒光號夜車繼續南下關山,轉乘401次普悠瑪號北上。行程安排類似於前次17TR的選擇,在401次上正好可以讓我好好補眠,之後到台北有三到四個小時的緩衝時間,銜接426次太魯閣號到台東。



  本日預定回高雄休息,如果從東幹線北上,來不及轉乘末班181次南下;如果銜接283次只能到斗六,最多到嘉義後也無法繼續南下到高雄。第2日返程決定走南迴線,426次到台東或知本後,一個小時內可以繼續搭乘的有374跟324次兩班DMU。374次用DR3100型熊貓車,經南迴線開往台中;而324次是南迴線收假的熱門班次,停靠站相當少,只要兩個小時的車程就到高雄。如果選擇324次需要在台東或知本等候約1個小時時間,到高雄才晚間八點左右,休息顯得略早,要再銜接其他車次也沒有更好的對號列車選擇;374次使用DR3100最新款的柴聯車編組,先前搭過幾次印象很不錯,就時刻表排點沒有辦法搭到終點站台中,最多到員林就要轉乘181次南下。最終選擇後者,DMU的加速度性能較差,374次從台東到員林行駛時間需要4小時52分時間,是本次旅行中車程最長的一個班次。


18TR_813_D01_108次.JPG

18TR_813_D05.JPG


18TR_813_D06.JPG


18TR_813_D07.JPG


18TR_813_D08.JPG


18TR_813_D09.JPG


18TR_813_D10.JPG


18TR_813_D11_七堵站.JPG


18TR_813_D12.JPG


18TR_813_D13.JPG


18TR_813_F02.JPG


18TR_813_F03.JPG


18TR_813_F07.JPG


18TR_813_H01_員林站.JPG


18TR_813_H04.JPG


18TR_813_H06.JPG
 

 



 DAY  3 

● 去程: 333次DMU + 411次普悠瑪號
● 主程: 426次HELLO KITTY彩繪太魯閣號
● 返程: 443次普悠瑪號 + 531次莒光


  第3日剛好是星期天的收假日,從早到晚整天,根據經驗一向是長途班次的熱門時段。網路訂票第一組的回程票當然就是首選的443次普悠瑪號,過去曾經搭過幾次的441及447次台東台北全程,17TR也成功訂到週末加班的445次太魯閣號台東板橋段,只剩下443次我還沒有機會搭過全程。星期天下午台東或是花蓮往台北的車次都很搶手,連兩班435及437次DMU都是一樣,即使各車次花東段還有剩餘不少座位,但北迴段怎麼訂就是一票難求,甚至連251跟253次PP也出現售完的情況。



  零點一過馬上送出訂位資料,順利搶到禮拜日的443次普悠瑪號回程,確定有位子只是不曉得劃位在哪,取票的時候才會知道。由於前一日從南迴線回到高雄,本日行程和第1日幾乎相同,333次DMU到台東銜接411次普悠瑪號北上,然後轉乘426次HELLO KITTY彩繪太魯閣號。週末時段能訂到車票已經很不容易,部份車次14天前幾乎已經沒有座位,過了幾日甚至連早上的411次也都銷售一空,如果想換座似乎也不太可能。第3日有三個車次劃靠走道的座位,其實我越來越習慣靠走道,不過443次普悠瑪號劃在5車52號座位,這應該是整列車當中最糟糕的一個位子吧。幾個理由如下:首先52號本身靠走道,雖說傾斜式列車不販售無座票,沒有擁擠的站票旅客在側,逆行方向5車52號是前端,直接面對前方自動門開開關關的還是覺得很心煩。



  其次,TEMU的編組是兩組相互尾端對尾端銜接,1-4車為一組,5-8車為一組,前後對稱,4車與5車之間沒有洗手間直接相通。每節車廂洗手間設置在座號小的那個方向,所以4車跟5車的最末排(49-52號座位),剛好是距離洗手間最遠的位子,要往後走一整節車廂到5車的洗手間,或是往前穿過4車整節車廂到4車的洗手間,常常會看到迷路的旅客走來走去找不到洗手間在哪。


18TR_814_A01_411次.JPG

18TR_814_A12.JPG


18TR_814_B09.JPG


18TR_814_B10.JPG


18TR_814_C01_知本站.JPG


18TR_814_C16.JPG


18TR_814_C23.JPG


18TR_814_C25.JPG


18TR_814_C27.JPG


18TR_814_C28.JPG


18TR_814_E01_443次.JPG


18TR_814_E02.JPG


18TR_814_E08.JPG


18TR_814_E21.JPG


18TR_814_E22.JPG


18TR_814_E25.JPG


18TR_814_E26.JPG


18TR_814_E28.JPG


18TR_814_E31.JPG


18TR_814_F01_板橋站.JPG


18TR_814_F04.JPG


18TR_814_F11_531次.JPG


18TR_814_F15.JPG
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江子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