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部幹線已有近半數自強號車次是以EMU3000型新自強號編組行駛,隨著最終50組列車全數投入線上營運後,要搭乘到非EMU3000型自強號班次的機率反而變成少數,更別說南迴線自強號是更早改用EMU3000型替駛的天下。於是對我以搭乘TEMU車次為主軸的環島週遊行程上,將會越來越難規劃車次,雖然還是可以排出很多組全TEMU的環島行程,中途偶而需要穿插幾班EMU3000型的車次銜接。不過距離我40歲前完成千次TEMU搭乘紀錄的目標越來越近,TRA多數傾斜式車次的演進歷史與報導都已經撰寫完畢,每次旅行反而著重於享受搭車期間的樂趣,更多了幾分愜意。
時刻表上的TEMU車次越來越少,從北部地區出發,搭乘最早班的202次(假日限定)、402次於8點半前抵達花蓮站後,原本最適合銜接北上的211次改為EMU3000型並提早發車及增加停靠站,最快要等到10點半的271次普悠瑪號,其中間隔約2小時時間。而402、406次抵達台東站後,目前看起來銜接返程的417次應該還是可行,太魯閣號擔任的兩對北東車次,剛好可以完美規劃為402-417-432-447次的單日來回行程,從當日的首班車搭到末班車一點都不浪費TR-Pass珍貴的乘車時間。早上6:40分的406次開車後,再來就要等到9:20分278次普悠瑪號前往花蓮,後續大概每間隔1小時分別有218、222(自6月28日起改為EMU3000型)、228次TEMU都只有行駛到花蓮站為止,北東區段熱門的408、410、472、418(假日限定)、422、426、428次都是改為EMU3000型新自強號編組,一直到了下午15點才有432次太魯閣號開往台東。接著,傍晚的時段從282次開始,大約間隔1-2小時分別有248、436(假日限定)、448、288、256次等TEMU,往花東方向平日時段只剩下一日11班的TEMU車次行駛。
TRA在東部幹線將首末班車都維持TEMU編組行駛,從花東出發北上,最早班的203、401次依舊是普悠瑪號及太魯閣號的編組,早上勉強再加上一班假日才開行的405次(假日限定)。之後花蓮站要等到10點半才有271次普悠瑪號北上,台東站則要等到11點的417次太魯閣號,隨後間隔約每1小時花蓮站陸續發出217、219、417、273次。下午時段16:30分的229次(自6月28日起改為EMU3000型)北上後就要等到晚間18:16分的285次普悠瑪號,假日限定的237、443次大約間隔30分鐘至1小時發車,平日時段從285次後要等到20:30分的247次才有往台北方向的TEMU,最後收尾的是兩班台東站始發的445、447次,往台北方向平日時段同樣也只剩下一日11班的TEMU車次行駛。北上方向早上時段從207、211、407、411、415次;下午及傍晚時段從421、423、477、431、427(假日限定)、283、439、441次都是EMU3000型新自強號連發。
南迴線的TEMU車次更少,含假日雙向只有各6班次。東行往台東方向有333、305(假日限定)、443(假日限定)、317、165、327次,平日時段除非是搭乘清晨的首班333次到台東繼續北上行程,實際上在南迴線要搭乘TEMU欣賞海景風光就只能等到下午的317、165次。比較特殊的是165次到台東站後我有兩個選擇,一個是原車改為445次繼續往台北,另一個則是轉乘328次返回高雄,至於末班327次抵達台東站後已經沒有其他車次可以轉乘,除非是連假期間要到台東轉乘夜車時才會搭乘,這時候327次反而是最方便的車次。
西行往高雄方向就友善得多,有302(假日限定)、162、310(假日限定)、308、314、328次,跨線的162次抵達高雄的時段剛好符合上午環島旅行北上出發的時間,幾乎是我歷次旅行開場必定挑選的優質車次。平日時段從台東出發中午連續兩班308、314次可以返回新左營站,時段上正好接續往南迴方向的317次或是西線的136次繼續行程,或是從東部幹線返程,最晚搭乘432次可以在台東轉乘328次回高雄,這也是我這次旅行會搭乘3次的主要原因。
2023.06.28 308次南迴線海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