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圖片來源:高雄捷運公司官方網頁 https://www.krtc.com.tw)
高雄環狀輕軌第一階段由籬仔內站(C1站)至哈瑪星站(C14站)(南半環)工程於106(2017)年9月26日完工通車,第二階段的北半環由於牽涉到美術館與大順路路線的爭議,曾經在107(2018)年停工很長一段時間,經過重重溝通與變更設計規劃,終於在110(2021)年5月2日正式動工,進場圍設大順一路段施工圍籬,二階段最大爭議的美術、大順路段也進入主體工項施工。
C1到C14站的採訪報導,在108(2019)年下半年度曾經分為兩階段完整記錄過:分成C14 哈瑪星站至C7 軟體園區站,以及後續的C7 軟體園區站至C1 籬仔內站路段。如果以高雄捷運紅、橘兩線的十字路網作為劃分,環狀輕軌預計會有四個交會點:其中與橘線西端的交會站位於O1 西子灣站,一出捷運西子灣站2號出口就緊鄰輕軌C14 哈瑪星站月台,是所有轉乘車站中最便利的一站。而與紅線南端的交會站位於R6 凱旋站南側,但需要穿越十字路口才能與輕軌C3 前鎮之星站相互轉乘。至於東南半環的部分初期只有營運到C1 籬仔內站,距離與橘線東端的交會站還有很長的距離。
實際上,雖然第二階段的北半環在爭議路段施工有所延誤,在C14 哈瑪星站以北的三站(C15 壽山公園站、C16 文武聖殿站、C17 鼓山區公所站)、以及C1 籬仔內站以北的六站(C37 輕軌機廠站、C36 凱旋二聖站、C35 凱旋武昌站、C34 五權國小站、C33 衛生局站、C32 凱旋公園站)站體及軌道早已完工待啟用,直到2020年12月下旬才報請初勘及履勘,並於2021年1月12日南半環全線:C32 凱旋公園站至C17 鼓山區公所站全線通車。至此,與橘線東端的交會站也正式連結於C32 凱旋公園站,可惜的是本站剛好位於橘線O7 文化中心站與O8 五塊厝站兩站之間,分別距離約為500公尺,轉乘上沒有西端O1 西子灣站來的方便,也造成搭乘人數上的差異。
這一次的採訪區段著重在東南端的「C32 凱旋公園站-C1 籬仔內站」、以及西北端的「C14 哈瑪星站-C17 鼓山區公所站」兩段新通車的路線。C32 凱旋公園站位於中正一路與大順三路口的凱旋公園內,這個區域是一個複雜的四叉路口,過去凱旋路上還有鐵軌的時候平面道路被分割成東西兩邊,橫向的中正一、二路還特別設置了中正地下道穿越這個區域。四叉路口在公園西側主要是東西方向的中正一、二路;略為西北-東南走向的凱旋一、二路;交叉點同時又是另一條往西南方向的五福一路起始點,而公園東側則是東北-西南走向的大順三路交會處。
輕軌從夢時代進入凱旋四路後,就一路沿著凱旋路北上到中正一路的交叉口,事實上繼續往下走凱旋一路還很長,最後會在現今的台鐵民族站與民族路會合。但高雄環狀輕軌從凱旋二路就要轉進大順三路的方向,從地圖上可以明顯發現,凱旋二路與大順三路的走向大約有個60度的夾角,也因此輕軌行經到C32 凱旋公園站時要略做轉彎,才能接進大順三路的方向。因此凱旋公園站的站體設計,在軌道進入南凱旋公園時就已經先轉好角度,未來發車北上時穿越中正一路後,就可以直接進入大順三路。
輕軌列車第一階段為西班牙CAF Urbos 3系列車輛,每組列車由5節模組化車廂組成,但保留擴充至7節的彈性,共有9組列車。第二階段15組列車為法國阿爾斯通Citadis 305系列列車,同樣採超級電容供電,一列車5個車廂,車身外觀除延續一階的綠色外並加入黑色,增添科技感。
系統類別:高雄輕軌 KLRT
路線線別:環狀輕軌
車站編號:C32
車站名稱:凱旋公園
英文名稱:Kaisyuan Park
車站位置:高雄市苓雅區中正一路、河南路口
車站結構:地面側式月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