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G.png

33TR_921_A01.JPG 


33TR_921_A02.JPG

 33TR_921_A11_110次.JPG

33TR_921_A12_426次.JPG

33TR_921_A13_441次.JPG

33TR_921_A21_402次.JPG

33TR_921_A22_417次.JPG

33TR_921_A23_432次.JPG

33TR_921_A24_328次.JPG

33TR_921_A31_110次A.JPG

33TR_921_A32_110次B.JPG

33TR_921_A33_426次.JPG

33TR_921_A34_374次.JPG   

  

  這一次中秋連假的出遊來的出乎意料,首次在訂票環節就遇到全數敗北的情形,原本一開始計畫的行程是用4班西幹線普悠瑪號,做為送別高雄舊站的規劃主軸。本次想要早一點回來休息,前幾次旅行搭乘末班181次到家已經是午夜時分,決定第3天提早從台北搭乘133次普悠瑪號返回高雄。車次的選擇上已經有了初步構想,第1、3日分別以110次、133次連接北高,然後第2天排定111、136次往返,兩日晚間分別在花蓮及台北過夜,就等搶票時間來臨。訂票首日,第一組排定的110次、133次第一時間就全部售完,應該說三天連假的西幹線普悠瑪號瞬間秒殺,從PTT上網友的Live搶票文中,發現這一次最難訂到的就是這四班列車,搶手程度甚至比東部幹線還熱門。24號是中秋節,剛好也是收假日,連南迴線都只剩下末班332次可以選擇,其餘班次更是一票難求。看樣子,搭乘133次回高雄的規劃大概要落空了,當天甚至不知道有沒有其他車次可以搭乘,既然如此我就先來碰碰運氣,看看前兩日的訂票情況如何,再來決定究竟適不適合出遊。



  可能是因為一開始沒有搶到心目中理想的車次,反而會更積極去搜尋其他可能的車次,結果也讓我非常意外。第1日原本希望晚間在花蓮休息的行程設計,變更為北東來回,順利讓我搶到一組426、441次的「樹林-知本」往返車次,適逢週六剛好又是以Hello Kitty彩繪列車編組營運,那麼就再一次的搭乘彩繪太魯閣號與Kitty一起悠遊東部幹線吧。第2日早上既然西部幹線的111次普悠瑪號落空,那麼就承續前次的旅行設計,再次安排402、417次的東部往返,同樣也是順利訂到車票,非常驚喜。這樣一來本次旅行就已經規劃了4班Hello Kitty彩繪列車,再來就是要決定是在外地還是返家過夜;417次抵達北部後已經銜接不上133次,搭乘PP走西部幹線又顯得車程太過冗長,理想的設計是搭乘432次到台東,然後銜接328次DMU經南迴線回到高雄。第1天缺少開場的110次北上列車,暫時先不管,第2日的四班列車倒是非常順利的全數到手。



  最棘手的第3日,讓我傷腦筋了好久。最大的障礙在於無論我是從台北出發,或是從高雄出發,目前網路上僅剩的車次都只能讓我在下午時段停留在台東或是台北,因為下午之後的車次全部都已經售完,連西部幹線也一樣熱門。說也奇怪,第3日的北上110次是在一個很巧合的時機點,用分段訂票的方式搶到的,而且只有一組;原本中午過後往台東班次全部無座,無意間出現了一班5242次加班車,距離2日後的第一次釋票的時間點還很遠,難道連假期間的釋票時間有可能出現變化嗎?非常好奇。所以,就剩首班車跟最後一班車還沒有著落,我有考慮過第1日即使搭乘112次海線PP到台北,也有很充裕的時間可以銜接426次,只是車程長達5個小時。有空的時候上網點選看看,多數時間都還是出現全數售完的訊息,不要灰心就是一直搜尋點選,就有機會得到自己想要搭的車次,同樣也是一個偶然的時段,終於出現110次的「潮州-台北」全程車票,第1日的首班車順利訂到手。



  5242次預定於17:01分達抵達台東站,如果我是搭乘426次可以銜接更早一班的374次回高雄,但5242次抵達的時間剛好是374次發車3分鐘後,取票劃位時就不可行。下一班往高雄的南迴線列車是1740分的324次直達車,這班車知本站開車後就直達屏東,在平常日車票就非常搶手,更別說是連假收假日的熱門時段。南迴線的列車密度並不高,324次DMU發車後,就要等到1921分的328次DMU,然後末班332次DMU則是2035分發車,後面這幾班車在台東的候車時間又顯得太過漫長。本次連假收假日的下午,南迴線的剩餘車票查詢結果異常熱門,到車站取票前,我終於訂到一班1752分的708次莒光號,雖然用TR-PASS搭莒光號有點不划算,但是連座位都沒有的話更是難過。雖然708次莒光號要3個半小時的車程,但在沒有其他自強號的選擇之下,已經是難得的機會,那就先取票再說。



  三天的10個車次都已經訂位取票,其實這樣的行程規劃我已經很滿意了,適逢連假期間又是收假日,很多車次真的是一開賣就瞬間秒殺,一票難求。最後一班南迴線的莒光號在晚間9點半回到新左營,順利劃下一個完美的句點,想再更動的機會並不大。週日早上的第一波剩餘車票釋出,還是決定碰碰運氣,看看有沒有機會訂到324次DMU;令我意外的是,這波釋票有不少優質班次出現,雖然還是沒有我最想要的324次。首先讓我發現的是有「台東-新左營」的374次自強號,如果我前一個車次安排的是426次太魯閣號,最方便的選擇就是銜接374次回高雄;不過就是因為一開始沒有訂到426次,取而代之選擇了加班的5242次普悠瑪號,才必須選擇晚一些的南迴線車次。第三天還有2個訂票的額度,想要是是看運氣如何,先將374次的「台東-新左營」區間訂下來;這個車次真的非常熱門,因為是跨線列車從台東可以直達山線台中站,不需換車。下一步就是看看426次有沒有機會釋出餘票,說也奇怪,重新搜尋的結果出現了426次「台北-台東」的全程車票,而且至少有6張,二話不說用掉最後一個訂票額度,順利訂到426次的座位。



  考慮許久,我決定將原本5242+708次的組合變更為426+374次,時間上又可以節省1個多小時到家。第一次取票的10個車次都是靠窗座位,到車站窗口先退掉5242跟708次,重新取票時還是先問問看售票員位子有沒有靠窗,因為第三日已經訂完6張車票,沒有訂票額度可以使用了。很幸運的是,這兩張車票都有靠窗,426次劃在8車34號,這也是第一次搭乘Hello Kitty彩繪太魯閣號的8車車廂;另外一張374次DMU則是在8車01號,行程終於塵埃落定。

 

33TR_922_A01_110次.JPG

33TR_922_A03.JPG

33TR_922_A04.JPG

33TR_922_A06.JPG

33TR_922_A07.JPG

33TR_922_A12.JPG

33TR_922_A13.JPG

33TR_922_B01_426次.JPG

33TR_922_B03.JPG

33TR_922_B05.JPG

33TR_922_B06.JPG

33TR_922_B09.JPG

33TR_922_B10.JPG

33TR_922_C01.JPG

33TR_922_C06.JPG

33TR_922_C07.JPG

33TR_922_C08.JPG

33TR_922_C11.JPG

33TR_922_C13.JPG

33TR_922_C21.JPG

33TR_922_C23.JPG

33TR_922_C24.JPG

33TR_922_C25.JPG

33TR_922_C26.JPG

33TR_922_C36.JPG

33TR_922_C38.JPG

33TR_922_C39.JPG

33TR_923_A02_402次.JPG

33TR_923_A03.JPG

33TR_923_A04.JPG

33TR_923_A06.JPG

33TR_923_A07.JPG

33TR_923_A16.JPG

33TR_923_A17.JPG


 

33TR_924_B01.JPG

33TR_924_B02.JPG

33TR_924_B03.JPG

33TR_924_B05.JPG

33TR_924_B06.JPG

33TR_924_B07.JPG  

 

DAY 1

 

  連假第一天,東幹線的行車狀況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,花蓮以北的雙線區間都還算順利,問題主要在花東路段的單線區間。以往平常日或是假日,花東線的行車狀況深受交會影響甚大;兩個反方向的列車在單軌區間行駛,必須要輪流使用唯一的一條軌道,因此各車站就是列車交會的重要場所,往往兩個車次都必須準點的前提下,才不會互相影響雙向的行車調度。只要相差幾分鐘,就可能造成後續的連鎖效應,單線區間最大的問題就是連鎖誤點,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。



  南下的426次太魯閣號是3.5小時的直達列車,花東路段只停靠玉里站,但表定還是需要在沿途車站交會對向列車。426次花東線僅有1小時27分鐘的排點,非常緊湊,必須沿途各站交會列車都要很順利才能達成。平常日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,以太魯閣號的性能1.5小時跑完花東線綽綽有餘,但假日期間特別又是中秋連假的重要節日,一切即將風雲變色。426原訂15:01分自花蓮站開車,進入花東線就已經晚了幾分鐘,沿途走走停停交會對向誤點的北上車次;花東線除了有台東站始發的北上列車外,還有從南迴線跨線過來的DMU,連假第一天南迴線的DMU誤點嚴重,連帶影響426次的下行。這一天天氣因素影響不大,主要還是在列車的調度上;在「瑞穗-三民-玉里」近20公里的單線區間,是雙向列車的瓶頸路段,原本應該花費50分鐘就要抵達玉里站的車程,已經延誤了近半個小時,誤點時間仍然繼續累積中。



  本日安排的行程是426次到知本後,直接銜接返程的441次北上,所以去程的426次誤點對我來說影響並不大;因為441次的編組運用就是426次的回頭車,唯一的風險考量就是返回台北的時間早晚而已。但對於要轉乘374次的旅客就不是個好消息,由於今日426次誤點太多,列車長宣布本次車抵達台東站預計晚40分鐘,確定無法轉乘374次,請轉乘的旅客至台東站服務台找副站長作改乘的手續。我算滿幸運的,因為我是第三天才安排374次,本列車台東站晚40分鐘發車,最終晚50分鐘抵達終點站知本;這幾乎已經全數耗盡了「台東-知本」間打掃及折返的整備時間,台東站上車的清潔人員幾乎沒有喘口氣的時間,因為列車一抵達知本站後旋及立刻作441次折返北上。



   原訂441次從知本站發車的時間是17:28分,426次抵達知本站差不多就是這個時間點。很意外的是本日426次停靠在知本站2A月台,而不是既定的2B側,不過我還是不敢下車拍照,因為深怕列車到站後會直接關門發車,只能在車上透過窗戶拍攝幾張知本站的影像。打掃人員繼續忙著轉椅子跟清潔車廂,駕駛員從8車到1車駕駛座後,列車沒有多做停留關門離站,441次知本站只晚了2分鐘開車。應該說延伸知本站原本近40分鐘的列車整備時間,這時候剛好可以作為嚴重誤點的緩衝,沒有讓後續誤點情況雪上加霜。台東站最終也是晚2分鐘開車,不過受到整天花東線連鎖效應的影響,南迴線部分雖然台東站出發的374次準點,但花蓮發車的324次台東站就晚了23分才發車;東幹線北上的部分,441次還是受到雙向交會列車的影響,晚了19分鐘才抵達台北。

 

33TR_923_E01_南港站.JPG

33TR_923_E02.JPG

33TR_923_E03.JPG

33TR_923_E04.JPG

33TR_923_E05.JPG

33TR_923_F01_432次.JPG

33TR_923_F02.JPG

33TR_924_A01_110次.JPG

33TR_924_A08.JPG

33TR_924_A09.JPG

33TR_924_A10.JPG

33TR_924_A12.JPG

33TR_924_A14.JPG

33TR_924_A16.JPG

33TR_924_A17.JPG   

 

DAY 3

 

  幸運的第二日旅行結束後,第三天又碰到了連環事故,真的是禍不單行。本日行程開始於北上的110次普悠瑪號,抵達台北後銜接426次Kitty彩繪太魯閣號前往台東,最後轉乘南迴線的374次DMU回家,車次之間至少都預留半小時以上的緩衝時間,理應綽綽有餘才是,結果完全失算。西幹線的110次跟東線的426次北迴段都沒有什麼大問題,就從進入花東線後開始出現玄機,讓後續的行程充滿變數,只能用驚濤駭浪來形容。假日又適逢連假收假日,單線的南迴線及花東線想必難以招架,只是不知道雙向列車誤點情況會有多慘烈。即使某方向的列車一路準點運行,但只要需要交會對向列車或是誤點抵達,就只能強迫停車等候。426次花蓮站開車還是有誤點,本日東幹線開行許多北上方向的加班車,所以沿途交會的狀況會更嚴重;426次南下車程預計50分鐘要抵達玉里,再40分鐘要抵達台東,後續銜接374次有30分鐘的轉乘時間,換句話說誤點不能超過30分鐘以上,否則就是要跟374次say goodbye。



  事故的細節是回家後看PTT才知道的,搭車的時候只知道在很多車站停留很久,不知道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等候,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大誤點。本日第1個事故是「東里-富里間號誌故障」,426次在瑞穗跟三民兩站分別臨時停車超過10分鐘,進玉里站時已經誤點30分鐘,這時候心裡的感覺很不妙,到台東站應該不只這個時間。第1個事故嚴重影響的是台東站始發的列車,像是北上的425次晚42分、5241及5245次晚20分,車站的LED顯示北上列車幾乎都是20分鐘起跳的誤點時間,反而是對向的南下列車是受到波及,不是直接影響的目標。



  第2個事故是「南州站號誌故障」,本事故沒有直接影響到我的行程,主要是耽誤到傍晚時段屏東線北上列車的運轉,像是觀光列車2次晚了23分。第3個事故是「5251次在中里二結間事故」,本事故發生在宜蘭線撞到不明物,對我來說沒有影響。回到426次的運轉,玉里站開車後已經晚了30分鐘,換句話說如果接下來沒有再遇到什麼意外狀況,那麼426次抵達台東站的時間差不多就是374次的開車時間,能接駁上的機會很大。事實也證明了太魯閣號優越的列車性能,玉里開車後一路狂飆南下,沿途幾乎沒有交會到列車,經過池上、關山站都沒有讓誤點加大,看樣子應該能在374次發車後10分鐘抵達台東站,就看台東站的調度能不能讓426次接駁上。告知列車長有轉乘374次的需求,剛好車長已經在向台東站詢問轉乘事宜,以目前已經通過關山的時間計算,抵達台東大約會晚35分鐘。最後得到的答案是,374次從台東站將準時發車,請426次要轉乘的旅客直接搭乘原車至知本站,374次改在知本站接駁。



  心裡終於鬆了一口氣,看著窗外的傾盆大雨,跟昨天知本站晴朗無雲的好天氣形成強烈對比,但我還是很開心,至少不會浪費掉珍貴的一張車票。426次僅停靠台東站幾分鐘就迅速離站,車長向知本站詢問轉乘月台的事宜,有些意外的是426次將照原定方式停靠在知本站2B月台,而374次則在1A月台等候接駁,所以旅客必須要盡快換月台。好吧,不能同月台轉乘就算了,印象中知本站2月台的樓梯大概在5車的位置,趕快從8車的座位先到5車車門旁邊等候,至少可以節省一點時間。426次抵達知本站2B月台後,二話不說快馬加鞭衝下樓梯,從第1月台趕快上374次DMU,大概只花了我40秒的時間就完成轉乘。



  374次能這樣接駁其實是有原因的,主要是今天的第4個事故發生在南迴線的「枋野號誌故障」,雙向列車嚴重誤點,所以374次即使沒有在知本站接駁426次,也無法順利往高雄方向開行。374次知本站大概晚13分鐘開車,沿途走走停停,除了每一個車站都要交會列車以外,在好幾個隧道內都臨時停車好幾次,只能說單線加上長距離的區間,一旦發生誤點就會造成連鎖效應。好不容易進入屏東線後,南迴線列車誤點慘烈,本次車已經晚了超過40分鐘;到潮州站時應該是已經到新左營的時間了,最終374次晚51分抵達,而後續的324次晚61分,往花蓮方向的317次晚58分。接近晚間8點半才回到高雄,突然有一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,374次還要繼續開往台中,到終點站的時間大概已經超過晚間11點了。而西部幹線不曉得為什麼,南下列車也是誤點嚴重,每班PP都晚至少20分鐘以上。事實上還有第5個事故發生在我回家後,「3537次南州附近發生死傷事故」,造成屏東線車次運轉又再次大混亂,三天連假就在誤點51分鐘的374次抵達新左營站劃下句點。

  

33TR_923_D01_417次.JPG

33TR_923_D03.JPG

33TR_923_D04.JPG

33TR_923_D06.JPG

33TR_923_D07.JPG

33TR_924_C01_426次.JPG

33TR_924_C02.JPG

33TR_924_C03.JPG

33TR_924_D01_374次.JPG

33TR_924_D02.JPG

33TR_924_D03.JPG

33TR_924_D04.JPG

33TR_924_D05.JPG

33TR_924_D06.JPG

33TR_924_D07.JPG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江子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