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.png


 




  休息兩週後,跨越100(2011)年的耶誕與101(2012)年的首日,第二次環島週遊再次順利落幕。特地選擇5號的前後日,安排三天的火車旅行,算是今年度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。短短一個月內計劃了兩次環島旅行,總里程數6229.7公里(2957.8公里+3271.9公里)、實際票券價值14230元(6795元+7435元,TR-PASS General共3600元)、長達六天共80小時(37小時36分+42小時17分)的旅程,連我自己都很驚訝可以坐那麼久的火車。

 

  這一次一樣是使用台鐵的TR-PASS G的三日週遊券,一旦開始使用後就是要連續三天,不能中斷使用。因此每天都是早上六點出門,半夜十二點到家的行程,會累嗎?坦白說還好耶,突然覺得如果24小時內有16小時是白天該有多好,這樣搭晚上的火車就不會無聊了。簡單介紹一下三天的安排:

 

Day1:西幹山海線(1106.6公里)
[車站] 高雄→松山→彰化→板橋→新左營
[車次] 112→ 271→ 282→ 141
[車型] PP→ TEMU→ TEMU→ PP

 

Day2:南東半環:屏東線、南迴線、花東線、北迴線、宜蘭線(1015.0公里)
[車站] 新左營→花蓮→松山→花蓮→新左營
[車次] 301→ 217→ 234→ 314
[車型] DR3000→ TEMU→ TEMU→ DR3000

 

Day3:西北半環:西幹線、海線、山線、宜蘭線、北迴線(1150.3公里)
[車站] 高雄→板橋→樹林→花蓮→台北→高雄
[車次] 112→ 213→ 226→ 223→ 143
[車型] EMU1200→ DR2800→ TEMU→ TEMU→ PP

 


  有別於上一次環島用天數來作敘述與撰寫方式,這一次想用台鐵的路線來作分類,除了拍火車,本次也著重在各路線的風景描繪。有些車站有下車去走走,不過大部分的照片都是在火車上拍攝的,坦白說難度頗高,特別是在太魯閣號上拍攝,搖晃的程度非常不適合拍照,這時候就覺得一般的自強號平穩許多。自己其實不擅長拍照,只是覺得用文字敘述的再生動,不如用照片來作呈現更精采,有幾張照片我個人非常喜歡,雖然是透過車窗,但真的就像從現場看一樣動人。

 



西幹線(基隆-屏東,含山線及海線) 420.8KM(以經山線計算)

屏東線(屏東─枋寮) 40.3KM

  位在南部地區的我,環島旅行的開始通常只有兩種方式:第一種是走西部幹線到台北,再安排往東部的行程;另外一種是經南迴線到花蓮,然後從花蓮繼續北上到台北。前者經過的都是電氣化區間,自強號車種的選擇非常多,除了常見的PP以外,最新的TEMU也在這個區間服務;後者經過的都是非電氣化區間(高雄-屏東除外就是),自強號車種的選擇只有DMU,柴聯自強號的引進算是比較早期的車種了。第一天跟第三天都是要先去台北,這已經是我第3次跟第4次搭乘112次了,沒辦法,這是我用捷運轉乘能搭乘到的最早班北上自強號。不過本次紅斑馬缺席一天,改用PP代打,不管是用哪一種車型,112次算是滿熱門的班次,過了新竹以北就出現許多站票旅客了。

 








 

  一路北行,很多照片在上一次的環島呈現過了,例如斗六站的柳丁跟楊桃在海側,這一次有拍到山側的木瓜跟西洋梨,特別要說的是斗六站月台晚上的燈柱也很美,可惜沒拍到就是。台中站的月台有很多非常有特色的石雕座椅,上一次有看到,這一次就乾脆拍下來,有兩個人的相親相愛座,也有四人同行座位。彰化站的前後站之間有一座跨站天橋,是一個非常適合欣賞火車的地方,頂著12度的寒風,連按快門都覺得手指已經沒有感覺了,可惜為了安全有架設鐵網,拍起來就是普普而已。上次拍過從山線看海線的分叉,這一次改從海線來看山線的分岔吧,自強號在這個路段開得都很快,景物當然也就都斜一邊啦;途經大甲站,月台上面也放了幾個陶藝品的座位,看起來也很有意思;最後就用樹林站的EMU700阿福號便當車來做收尾囉。

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

  北部區域造訪了板橋、台北、松山三座車站(其實地下化區間的萬華跟南港也大同小異),大多數車站都已經用LED來做時刻表的呈現,相較之下,台北車站的翻頁式時刻表更顯得珍貴,如果可以的話好希望高雄或新左營也放一座。

 








 



南迴線(枋寮─台東) 98.2KM

  第二天的重點之一是南迴線,早上跟晚上都會經過一次,所以想好好把握這一次劃到海側靠窗的機會,記錄一下南迴的美麗。早晨從新左營站出發,這一站已經成為我最熟悉的地方了,開往花蓮的自強號都是DMU,特別是本次選擇的301次是從台南發車,車程5個小時15分鐘,即將遠征花蓮。南迴線的起點是從枋寮算起,但其實從屏東以南就已經進入非電氣化區間了,沿途也極少看到電線杆及電車線的存在,DMU在某些時候還是可以感受得出其優勢,柴油車引擎的怒吼奔馳在山海間,那種感覺非常特別。南迴線著名的海景路段大約有兩個,台灣海峽側跟太平洋測,兩者之間會經過綿延不絕的山地以及長隧道,看到的雖然都是海,但卻是不一樣的海喔。我個人比較喜歡太平洋側的海,從遠到近有深藍、淺藍跟白色三種分層,今天是陰天,如果是晴天的話應該會更加閃耀動人吧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



花東線(花蓮─台東) 151.9KM

 

  被北迴線跟南迴線夾擊的花東線鐵路,有的是一種田園鄉村的景色,就用照片說明一切吧。終點站花蓮同時也是北迴線的端點站,介於電氣化跟非電氣化的交會處,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,讓花蓮站以山峰白雲為背景,點綴這個城市景色。串連花蓮站三個月台的地下道非常美麗,除了有風景介紹以外,我覺得它更是一座生態教學的教室,因為展示出了各海拔的植物圖片,隨著腳步前進越能發覺植被的變化,不過呢大部分的旅客都是匆匆來去,鮮少停留。

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



北迴線(蘇澳新站-花蓮) 79.2KM

 

  如果南迴線在我心目中的海景是第一名,第二名就留給北迴線吧,第三名是宜蘭線。北迴線一樣依山傍海,長隧道也不少,不過雙軌電氣化的優勢,讓北迴線區間能夠用新型的列車行駛,太魯閣號的主力也就全力進攻樹林到花蓮之間。兩次的環島旅行,一共走了6趟北迴線,全部都是訂TEMU,山與海的交叉,就像樂曲一般反覆出現,陰雨綿綿的北迴線我覺得比晴天更動人。

 
















 



宜蘭線(八堵-蘇澳) 93.6KM

 

  台灣真的是一個很美的國家,環島鐵路的每一段都有很多值得欣賞的風景,這一次我將宜蘭線大致分成三個路段說明。從北部開始,八堵站分支出去後,宜蘭線鐵路就在基隆河河谷旁彎來彎去,蜿蜒前進,鐵路對岸的景物也很特別,拍出來的照片很多都是糊掉的,可是親眼所見非常迷人,我覺得這路段在環島鐵路網中獨一無二。第二段大約在龜山的前後,北部地區這幾天陰雨綿綿,途經龜山附近的時候陽光稍稍露了一下臉,讓全車的旅客可以一睹龜山島的面目,照片中看得出來烏雲很多,回程就下大雨了連龜山島都不知道藏到哪裡去了,有機會看到真的很開心。第三段是蘭陽平原的部份,用「綠野平疇」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,一路上水田、鐵路、高壓電塔、還有感覺很棒的透天厝,高架的路段更有凌空飛越的感覺。

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


 

  最後當然還是要用太魯閣號的特寫來做收尾囉,這兩趟的環島之旅,說穿了就是想體驗TEMU的魅力,以及如何用2個小時連接台北跟花蓮。不過TEMU的引進為的是要克服宜蘭線的多彎,在這個路段可以發現列車過彎的時候傾斜非常明顯,倒是北迴線上跟PP不相上下就是。走了6200多公里、8趟西部幹線、6趟宜蘭線、6趟北迴線、4趟花東線、4趟南迴線,台灣真的好美!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江子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