系統類別:台北捷運 TRTC
路線線別:板南線
車站編號:BL22
車站名稱:南港
英文名稱:Nangang

車站位置:台北市南港區中南里忠孝東路七段380號B1
車站結構:地下二層島式月台
出入口數:4個出入口

 

  2009年三月初春,拜訪完了高雄捷運紅橘兩線各站的公共藝術作品,原來車站不再是冷冰冰的建築,可以是充滿藝術及人文氣息的美術館。台北捷運在去年底通車的南港東延段,其中南港站加入了幾米的插畫設計,讓整座車站包覆在濃濃的童話氛圍中,本次北行,捷運南港站的公共藝術是我非常想要拜訪的一站。

 








 

  南港站是北捷通車的第70個車站,位於忠孝東路七段,與台鐵南港站及未來的高鐵南港站共構,轉乘上應該算是便利。不過出了車站可以發現到附近其實頗荒涼,風大到令我意想不到的地步,雖然與台鐵共構,但多數的旅客會選擇在前一站的昆陽站轉乘公車較為便利。根據台北捷運公司網頁上的資料

 

  南港站首創將電扶梯側板從不鏽鋼板改為琺瑯板及噴砂玻璃,月臺層公共藝術作品「捷運、碼頭」座椅三件,以舟、茶、桂、煤 為核心印象,將南港站「捷運月台」視為「當代的轉運碼頭」,呈現早期「南港仔」碼頭的歷史印象,更有幾米瑰麗奇幻的畫作真實地呈現於車站。月台兩側各有長達62.5公尺的藝術牆板,一側表現車廂外觀,一側是車廂內的景像,展現真車與畫中車,真人與畫中人呼應的趣味,而穿堂層及出入口的側牆,也都有幾米為南港站特別挑選或繪製的畫作。

 

  過去擔任板南線東端始發站的昆陽站,在去年12月25日正式功成身退,暫時交棒給南港站,未來將會是南港展覽館站作為終點站。昆陽成為了板南線上的中途車站之一,人潮依舊眾多,顯示仍然具有重要的轉乘意義,南港站兩座月台都是往台北車站.永寧方向。

 
















 

  列車抵達南港站後,如果是停靠在第一月台,是開往亞東醫院站,停靠在第二月台的話,開往永寧站。兩種路線交互發車,所以即使南港站的人潮並不多,列車發車密度跟板南線重疊路段是一樣多的。南港站月台層以藍色跟淡黃色作為配色主軸,其中最吸引目光的,就是彩繪在軌道牆邊,幾米的作品。由於兩邊軌道隨時都有列車進出站,所以要拍攝公共藝術作品,只能把握短暫的列車駛離時間,月台上一直都有保全人員在注意,拍攝時也請留意安全,不要超過月台警戒線。牆上的彩繪其實並不是一整條,實際長度大概只有月台層的一半,另外一半還是採用傳統的燈箱,左右兩邊設計的主題不同,都是地下鐵。不過一邊是從車廂外的角度來切入,另一邊則是從車廂內往外看,非常不同,在月台層上我也看到不少人拿著手機或是數位相機,把這美麗的藝術作品留下回憶。

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

  既然來了,就走出站外看看吧,因為幾米的作品除了在月台層,車站穿堂層以及部分出口其實也有,沒有出站看看真的很可惜。走上樓梯到南港站的穿堂層,我一度以為身在高雄捷運的車站,車站調性感覺很熟悉。穿堂層擺了不少盆栽作綠化,清新自然,非付費區的連通道上有一幅很大的彩繪,處處驚喜,而在自動售票機前方的地板,也有類似文化中心站的圖案設計,很特別。

 









 

  南港站有四個出口,出口1跟出口2為永久站體,位於忠孝東路7段南側,這兩個出口也是各有玄機,因為牆上也畫了很多幾米的插畫。往1號出口處,轉角處繪畫了很多各式各樣的椅子,仔細看其實幾米也把自己畫在裡面的其中一張椅子上。往2號出口的方向也很有創意,這一幅畫了很多魚游來游去的,出口樓梯更是整面都是幾米的畫作,原本漫畫裡小小的人物,放大到跟真人差不多尺寸,彷彿就跟旅客一起行走於捷運車站。南港站的2號出口外型,我覺得有點類似於後驛站的2號出口,忠孝東路七段的車流量非常大,可是周圍卻很荒涼,風也很大,讓我拿相機都有點拿不穩。

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

  而出口3跟出口4為臨時出口,與台鐵南港車站相連,沒有彩繪的部份,因此我就省略沒拍了。回到月台層,月台層上有幾個很像船的座位,這也是公共藝術的一部分。撘車準備返回民權西路,比較北高兩地的捷運系統,台北捷運6節車廂長,不管從哪個地方下來月台層都有車可以搭,每一列車都還是擠得滿滿滿,很希望高雄捷運很快也會有這樣的人次出現。等車時間重疊區段不超過3分鐘(淡水線:北投-古亭)(板南線:南港-亞東醫院),幾乎就是前一班車剛離開不久,下一班車已經準備進站了。論平穩度,北捷太晃了,LED沒有一張拍得好的,我其實比較不喜歡的是無預警的加速跟減速。

 




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江子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