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雄捷運公司在8月底的最後兩天30號跟31號,開放橘線14個車站讓民眾參觀,其中又以紅橘線交會站O5/R10 美麗島站最受到矚目,除了具有轉乘功能以外,B1層的光之穹頂更是全球最大的玻璃藝術品,坐落於南台灣高雄市境內,象徵捷運之心的美麗島站內。

 

  捷運車站的介紹留待下個月橘線通車後再加以詳述,本次報導重點著重於:(1)前往美麗島站、(2)進入美麗島站、(3)美麗島站站內轉乘三個部份,要用三篇文章來做說明。此次活動除了有車站參觀之外,在部分車站還有公共藝術活動,以及車站知性導覽,內容相當豐富。昨天星期六本來想出門,結果睡太晚就打消念頭,今天早上刻意起了一大早,先前往學校實驗室處理一下細胞。大約八點左右搭92路公車直接前往捷運美麗島站,有想過搭捷運,不過目前R10車站尚未營運,必須提前在R11 高雄車站或是延後至R9 中央公園站下車,再步行前往,看起來都不是很方便,乾脆直接搭公車直達比較方便。原本高雄市公車的生命線站,已經更改為捷運美麗島站。










  一下車就看到4座象徵祈禱的合掌玻璃建築豎立眼前,剛好在中山一路與中正三、四路交叉口的四個角落。














  高雄捷運公司在官網上對於O5/R10 美麗島站的說明為:本站出入口係日本高松伸建築師,以祈禱之主題勾勒出捷運之心之整體概念,除祈福高雄未來之遠景外,亦讓世世代代之子孫能凝聚於此,攜手共創築夢踏實之未來與希望」。

 

  四座玻璃塔很難同時入鏡頭,最多只拍的到三座,如果有機會可以登上高點,從上方來拍的話應該會更顯得出祈禱的美感。每座玻璃塔由兩個雙曲面構成,分別在四個角落兩兩相對,在每一個塔頂,有一個白色突出的管子。未來夜間的時候,美麗島站四座玻璃塔會從這裡打出綠色的雷射光,交會在R10車站的上方,到達車站的時間還不到9點,車站尚未開放,只看到鐵捲門大門深鎖。












  我這次選擇的是中山一路與中正三路交叉口,R10車站東南方的3號出口,緊臨新興分局。其實四周的1、2、3、4號出口長的都一樣,只是有別於一般的捷運車站,分散於車站的四個角落;R10是一個圓形車站站體,四個出口分別位於站體西北、東北、東南、西南方向,北側還有三個延伸的出口,所以光是一個R10車站就有7個出入口之多。另外在中正三路上的O5車站,也有4個相對應的出口,美麗島站為高雄捷運紅橘線的交會站,所以車站有關標記的部分,同時都具有紅橘兩色。特別有發現到,雙曲面的玻璃組裝並非用傳統黏合的技術,每一片玻璃由一組六支腳的鐵架接合而成。






  早上陽光還沒有那麼強烈,不然以南台灣的陽光,反射在玻璃塔的光線量將相當驚人。9點鐘一到,鐵捲門緩緩升起,有不少人趁早要來參觀這座車站。走進3號出口,玻璃塔狀的建築結構,讓整個出口處相當明亮,看著車水馬龍的街道,而自己身處於玻璃罩內,心裡有一種被保護的溫暖感覺。塔內有一些圓形的鐵片,是裝飾用呢?還是另有功能?我也不清楚。中山中正路這4個出入口,同時搭配了上下電扶梯各一座,左右兩邊各一座樓梯,氣勢磅礡。乘坐電扶梯下到B1層,令所有高雄市民期待的驚喜,光之穹頂即將映入眼前。














  1、2、3、4號出口一進入車站內部,就會在光之穹頂下會合。光之穹頂特別敦請國際玻璃藝術家水仙大師負責規劃,他藉玻璃、彩繪及燈光之特殊組合,歷時四年半創造出長達30公尺直徑,660平方公尺的藝術鉅作,為「光之穹頂」玻璃藝術寫下完美之註腳。我只能說它真的是太美了,真的是高雄人的驕傲,水仙大師用了四個不同的主題,畫出這個他畢生最大的一件玻璃作品,送給高雄市民做為禮物。穹頂由兩根柱子為主軸,分別代表陰陽兩極,上方圓形的穹頂四個不同的主題分別代表「水」、「土」、「火」、「光」,象徵自然界中萬物的運行與協和,也如同人類從「誕生」、「成長」、「榮耀」、「毀滅」四個過程,目不暇給,就留在美麗島這個捷運的交會站吧。








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江子翠 的頭像
    江子翠

    江子翠.新靜天空

    江子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