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01] 16TR-2016.06.24 太魯閣441 知本17:28 樹林21:41 5車44號
[02] 17TR-2016.07.15 太魯閣441 知本17:28 板橋21:32 6車17號
[03] 18TR-2016.08.12 太魯閣441 知本17:28 台北21:20 5車46號
[04] 22B-2017.04.01 太魯閣441 知本17:28 松山21:12 5車17號
[05] 22C-2017.05.27 太魯閣441 知本17:28 松山21:12 5車50號
[06] 22D-2017.07.01 太魯閣441 知本17:28 松山21:12 6車26號
[07] 22E-2017.10.07 太魯閣441 知本17:28 松山21:12 4車29號
[08] 22F-2017.12.27 太魯閣441 知本17:28 台北21:20 2車02號
[09] 33F-2018.08.18 太魯閣441 知本17:28 樹林21:41 6車13號
[10] 33F-2018.08.20 太魯閣441 知本17:28 樹林21:41 6車33號
前文提及3.5小時車程的「直達模式」南下列車,而北上的直達車過去也是安排三個班次:去程的402次及426次抵達終點站知本後,回程由知本站發車分別擔任402次的回頭車417次,以及426次的回頭車441次。第三班則是由早上408次抵達台東站後,一直到晚間六點多才發車北上的443次直達車,而441及443次也成為台東站傍晚連續兩班以直達車模式排點的北上雙胞胎車次。同樣在106(2017)年9月的改點中,原本402/417次改為花東線停靠多站模式,408次的回頭車443次改為PP編組於週末時間才有開行,這樣一來北上的直達車只剩下傍晚的441次一班,為了補足台東站在11點到14點之間大約有三個小時的班距,408次的回頭車改為13點整發車的421次,北東行車時間同樣為3.5小時。
為了Kitty彩繪列車及豬排便當的夢想,搭乘過無數次的426次,而後續的銜接車次安排也是每次規劃旅程時最重要的樂趣之一。考量當天我可能會有三種行程設計:返回台北、前往花蓮、返回高雄,426次抵達知本站後,我通常就直接選擇回頭車441此返回台北,這也是最快能安排轉乘的唯一車次。441次抵達台北的時間略早,大約是晚間9點半,為了發揮TR-PASS的最大效益,我習慣會再安排一趟往花蓮的行程;一般而言在松山站轉乘288次,或是台北站轉乘末班254/256次,都可以在午夜時分抵達花蓮休息。如果當日要回高雄,我個人喜歡轉乘374次DMU,時間允許的話可以搭到台中或是員林,就看行程設計適合哪一個旅行主軸。
Car 8- Eastern Taiwan
Car 7- North Pole / Antarctica
Car 1- Northern / Central / Southern Taiw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