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TR_219_A09.JPG

9TR_219_A10.JPG


9TR_219_B25.JPG
 



 南迴.374次機械故障


  這次旅行有碰到兩次較大的誤點情形,一次是延誤發車,另一次是晚點到站。雖然說台鐵的誤點一直都不是新鮮事,但在雙軌路段還可以靠趕點來追回部份時間;在僅有單軌的南迴線一旦發生誤點,通常都只能繼續延誤下去,因為牽一髮而動全身,雙向列車需要相互交會,連鎖效應在單軌路段非常明顯。


  第二天的最後一班車是安排374次,算是早上371次的回頭車。前幾年曾經開行過從豐原台中經由南迴線,往返台東的2051/2056次DMU,後來取消在西部幹線的運行,南迴線部分也用莒光號代替行駛。就在本年度春節過後不久,台鐵在2月10日進行了一次小規模的改點,除了北迴線增加數對假日運行的普悠瑪號改為每日行駛外,南迴線也恢復了一對DMU,去程車次為371次返程為374次,行駛區間為台中-台東。第一天曾經搭過371次到台東,第二天就排374次回去,只是過了剪票口到月台上候車,已經是開車前半小時還沒有看到列車停靠在月台,情況有些不太對。這對自強號的搭乘率非常好,月台上擠滿了候車的旅客,無意間有聽到旅客間的對話,說他座位在11車之類的,但印象中本次車採用3組9節DMU行駛,莫非本日有加掛車廂的可能?


  前20分鐘還是沒看到車,前10分鐘,一直到發車前5分鐘,聽到月台上的工作人員急忙用無線電呼叫,374次列車怎麼還沒出來。距離16:13分的發車時間已經接近,旅客也開始覺得奇怪,一開始有工作人員在月台上說明本列車因機械故障,將晚10分鐘發車,後來再度更改為晚25分鐘發車,大概要等到16:40分左右才會開車。這班車到終點台中大概是晚上10點,看樣子今天應該會晚半個小時到了,多等了一些時候,終於看到一組DMU開進月台。本日的374次陣容龐大,一共有4組共12節DR2900/3000車廂,比原定加掛1組,1車後方又加掛一組故障的列車迴送,1A到1C車不辦理客運,所以一共是15節的大陣仗。


  列車長宣布本次車晚21分鐘從台東站發車,一路上因為要跟對向的列車交會,也沒有太多時間可以趕點,最後到高雄晚了約15分鐘。在單線區間,只要有一班車誤點,其他列車也會發生連鎖效率產生誤點,今天的罪魁禍首是374次,只能說奔馳快30年的列車狀況還是不少。


9TR_219_A01.JPG

9TR_219_A02.JPG


9TR_219_A05.JPG


9TR_219_A07.JPG


9TR_219_B02.JPG


9TR_219_B04.JPG


9TR_219_B05.JPG
  





 南迴.228次號誌故障


  暨昨日374次誤點,臨時取消到嘉義的行程截短至新左營為止,DMU最高時速只有110公里,在電氣化區間要趕點非常不容易,加減速性能也比電聯車差一大截。依照原先計畫到嘉義站後可能會接不上南下的141次,索性取消後續行程,提早結束第二天的環島旅行。


  第三天安排了6趟車次,也是三天當中行程最滿的一天,拍完308次的返程其實南迴線的部份就已經完成,後面兩趟的晚間班次就不需要再拍照了。在屏東站等候307次,這班車開車的時候就有幾分鐘的誤點,原不打緊,因為交會列車時有時候還是要等候對向列車進站後才能開車,就靠這些時間來消化誤點。一路東行,到了大武站後列車長廣播說,因為要交會晚10分鐘的312次緣故,所以本次車也必須晚10分鐘才能開車,請旅客耐心等候。在知本站預留的轉車時間有27分鐘,應該是很足夠,不過南迴線不像縱貫線可以早一站或晚一站換車,差幾分鐘而已;南迴線上站距很多都超過10公里以上,列車密度可能長達一小時才一班,這是在安排南迴線車次時要非常注意的重點。307次到知本站約晚8分鐘,下一班西行的228次也因為本班車的緣故晚10分鐘開車,因為表訂307次要進入台東站月台後,228次才能開車。


  今晚的知本站有點寒冷,還下著綿綿細雨,山區到了晚上沒有美麗的風景,看到的是一片黑鴉鴉的無盡黑夜。沒有列車停靠月台的時候,車站安靜的只可以聽見下雨的聲音,只有來自大自然的聲音,非常靜謐。南迴線就是這樣,列車進站的時候旅客來來往往,進站離站,沒有車的時候就是個安靜的小車站,更別說是那些在深山裡面的祕境車站,更是只有值班人員的蹤跡。228次是由樹林經由東幹線開往新左營的DMU,前身是1055次,本日由3組DR3000擔任運行。一路上都有10分鐘左右的誤點,到了大武約晚15分鐘,列車在中央隧道內臨時停車了好一陣子,不曉得發生什麼事情;之後可以感受的到DMU拼盡全力,努力追趕誤點,引擎怒吼的聲音響徹深山間。到了枋寮已經晚30分鐘,據列車長廣播,因枋寮站號誌故障的關係才造成本次車誤點的主因,好吧,那也沒辦法,反正是本日環島旅行中的最後一班車,就當作是BONUS吧。


  DMU在屏東線還是要跟列車交會,誤點情況一直都沒有改善,過了屏東進入雙軌路段,靠著減少各站停靠的時間,在高雄約晚23分鐘發車,已經算是難能可貴。過了高雄站車上乘客幾乎都已經下光,只剩下零星旅客到新左營,本班車依照編組運用要擔任313次回台東,原定應該22:00要到站,22:45要發車,本日晚了快30分鐘,不曉得有沒有充足的時間可以整備。


  後來想一想,選擇搭乘這班車的風險其實很大,當然正常的狀況是準時發車,準時抵達。一來因為列車行駛距離極長的關係,如果有誤點在雙軌路段還有機會,在單軌路段光是交會列車就是拉長誤點的元兇。第二點是DMU的趕點能力並不佳,甚至是最新的EMU800型電聯車時速跟加速度都居於優勢,DMU最高時速僅有110公里,必須在狀況很好的情況下運轉才能維持準點。第三點是228次的停靠站略微過多,在南迴線段類似於莒光號,屏東線也是枋寮、林邊、南州、潮州全數停靠,停靠站多自然也就無法加速趕點。

 


9TR_219_C03.JPG

9TR_219_C06.JPG


9TR_219_D01.JPG


9TR_219_D02.JPG


9TR_219_D04.JPG


9TR_219_D05.JPG


9TR_219_F02.JPG


9TR_219_F03.JPG


9TR_219_F04.JPG
  






1A 南迴.加祿站交會


  南迴線12座營運車站當中,有對號列車停靠的只有其中8站,台東端自大武以東各站皆有停靠,但在屏東端有幾座車站僅有普快車停靠,也就是所謂的祕境車站。這幾站僅有早晚東西向各兩班普通車停靠,旅客人數稀少,幾乎是營收末段幾名;不過大多數列車交會都不會排定這些這些車站,以對號列車有停靠的站別為主。


  此次旅行比較特殊的一點是,第二天的703次往台東列車,以及第三天的702次往新左營列車,都有在加祿站交會對向列車。加祿站周圍其實算是非常熱鬧,從枋寮南下的第一站,鄰近公路跟聚落,當時預定要作為南部地區的貨運調車場,因此車站佔地面積廣大,還有兩個寬闊的島式月台。只是後續並無使用之規劃,也因為在非電氣化區間,旅客人數稀少,僅停靠數班普通車,大多數對號列車直接快速通過。不曉得是因為對向列車晚分,還是排點上就是這樣安排,莒光號在加祿站臨時停車,等候對向列車通過後再繼續行駛,這是非常特殊的安排。


  以往在對號列車上拍攝這些車站,除了技巧外更需要多些運氣,因為按下快門只有一瞬間的時間,就決定結果,往往拍出來的成果不是歪一邊,就是呈現模糊的狀態。本次有機會停靠本站,雖然不能下車逛逛,但有機會從車窗內拍攝這站的風景,結果讓我很滿意。


  相較於其他路線,南迴線的天氣算是比較多變化的,可能是因為鐵軌剛好在海邊或是山區穿梭,往往早上是晴空萬里的艷陽天,過個中午就開始下起綿綿細雨了。本次旅行前兩天,早上出發時藍天白雲,雖然在車上感受不太到外面的溫度,但有陽光總是欣賞風景的最好背景。一到下午,天空就開始出現烏雲,靠近枋寮的地區或許還有機會見到陽光露臉,東部的路段就是一片陰霾,拍照的時候總是少了波光粼粼的美感。第三天整日都是陰天,南迴線的海景就陰天而言別有一種風味。

 


9TR_219_B07.JPG

9TR_219_B09.JPG


9TR_219_B10.JPG


9TR_219_B11.JPG


9TR_219_B12.JPG


9TR_219_B14.JPG


9TR_219_B17.JPG


9TR_219_B19.JPG


9TR_219_B24.JPG


9TR_219_C01.JPG


9TR_219_C02.JPG
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江子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