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8.png

17TR_717_A01_408次.JPG

17TR_717_A02.JPG

33TR_821_A02.JPG

33TR_821_A03.JPG

33TR_821_A04.JPG

33TR_821_A05.JPG

 

● 408次 太魯閣自強號 樹林-台東

 

  這班車非常非常熱門,應該說它從出現在時刻表上一直到現在都是矚目焦點。408次出現在103(2014)年7月中旬花東線鐵路電氣化通車後,先以週末的加班車形式在時刻表上閃耀;TEMU在時刻表排點上維持每日2對3.5小時的直達車次,分別是下行方向台北站清晨的402次及中午的426次,以及上行方向台東站中午的417次及傍晚的441次,其餘班次則是採半直達或是多站停靠模式,滿足旅客不同目的地的需求。而初期只有週五六日行駛的408次是第三班直達車次,對台北出發的旅客來說402次開車時間太早,而426次又已經過了中午時段,反而是上午7:40分開車的408次時段剛好,在中午11:17分抵達台東站,要繼續南下往屏東或是銜接其他旅遊行程也相當方便。只是408次需要在單線的花東線交會多班列車,實際行車時間是3小時37分鐘,但這7分鐘差距並不影響408次穩坐熱門車次的冠軍寶座,開行時段好加上車程時間短,才是旅客優先選擇的重要關鍵。

 

  北東列車由台北機務段派車,換句話說由樹林開往台東的列車,編組運用一定要先開回台北,而不會開到花蓮或是跨線到西部去,之後才作其他運用。408次的回頭車一開始比較特別,因為它不是固定車次,編組運用上可能會跑下午的431次或是晚間的443次,由於花東線鐵路電氣化通車初期加班車的數量較多,編組運用相對也比現在複雜很多。當年度8月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,就是TRA首次開行松山直達台東的專案列車,表訂花蓮站不辦理客運,但由於需要更換司機的緣故仍然會在花蓮站停靠3分鐘時間,再繼續南下台東。這件事情與408次有很大的關係,因為週一到週四才加開的5406、5443次專案列車,時刻表其實就是套用週五六日408、443次的排點,差別只在於花蓮及玉里兩站不辦理客運,去程的時間仍然是維持3小時37分,回程行車時間與443次完全相同。這班車引發了不少爭議,從旅客方面覺得少停靠2站還比直達的402、426次行車時間還多7分鐘,似乎不甚合理。TRA的說法是花東線須交會列車之緣故,實際上其實是因為直接套用408次的排點,該交會的列車還是一樣多,並沒有辦法大幅縮短行車時間。

 

  這個時期可以視為408次為每日行駛,差別在於週一到週四才加開的5406次由松山站直達台東站而已。開行1個月後TRA決定在中秋假期前停駛一週,後來還是決定續開三個月直到當年度年底為止。5406、5443次在花蓮站不辦客下,搭乘率始終還是跟預期目標有落差,旅客覺得車票不好買,但搭車時卻發現空位很多;列車配票只有台北往台東1種模式,即使沒有售完也沒有辦法切票給中途各站使用,利用率大打折扣。年底12月中旬,TRA重新調整原本5406、5443次排點,改成與週五六日開行的408、443次相同停靠模式,增加停靠花蓮及玉里兩站,去程車次改為5408次,維持4個多月的北東直達車宣告結束。於是408次與5406(5408)次共存了短暫1年多的時間,104(2015)年10月「潮州車輛基地完工、壽豐-南平間高架雙軌化通車、EMU800型通勤電聯車全數投入營運」後進行年度大改點,也正式讓408次成為每日行駛車次,站穩第三班直達車的熱門寶座。

 

  408次的回頭車比較複雜,有一陣子普悠瑪號編組調整為422-431次運用,408次的回頭車改為421及443次,但421次只出現很短暫的一段時間就消失,408次的回頭車又改為431及443次。105(2016)年10月「台中高架化第一階段工程完工」後進行年度大改點,在445次改為每日行駛(443次也同步停駛)之下,更出現過408/431、422/445次的交錯複雜模式。直到106(2017)年9月「新富站啟用及南迴線電氣化工程施工需要」改點時,下行方向新增一班406次普悠瑪號至台東,原本408/431、422/445次的編組運用重新調整為406/431、422/445次。

 

  本次改點的幅度不小,原本402、417次太魯閣號調整為多站停靠模式,這樣一來每日北東直達車只剩下中午南下426次及傍晚北上441次各一班。既然408次從原本的普悠瑪號編組運用中抽離,本次改點將408次改為TEMU1000型太魯閣號編組,台北站仍然維持7:40分開車。408次調整時間後提早於11:10分抵達台東站,少了7分鐘的行車時間,成為名正言順的3.5小時直達車,與中午的426次並列北東最快的兩班列車。這樣一來就必須搭配另外一班北上直達車,408次抵達台東站後新增421次返回台北,421次也重新調整為3.5小時的直達車排點,也讓每日北上的直達車維持421及441次兩個班次,延續至今。

 

13TR_108_A11.JPG

13TR_108_A12.JPG

13TR_108_A13.JPG

13TR_108_A14.JPG

13TR_108_A15.JPG

17TR_714_A31_408次.JPG

19TR_919_A11_408次.JPG

19TR_919_A31_408次.JPG

19TR_922_B01_408次.JPG

19TR_922_B02.JPG

19TR_922_B04.JPG

33TR_816_408次.JPG

33TR_821_A01_408次.JPG

33TR_821_A11.JPG

33TR_821_A12.JPG

33TR_821_A13.JPG

33TR_821_A14.JPG

33TR_821_A15.JPG

33TR_821_A16.JPG

33TR_821_A17.JPG

33TR_821_A18.JPG

33TR_821_A19.JPG

33TR_821_A20.JPG

33TR_821_A21.JPG

33TR_821_A22.JPG

34TR_211_A51_408次.JPG

34TR_310_A51_408次.JPG

34TR_315_B03.JPG

34TR_428_A21_408次.JPG

34TR_704_A31_408次.JPG

34TR_707_A05.JPG

34TR_707_A06.JPG

34TR_1216_A21_408次.JPG

34TR_1216_A31_408次.JPG

34TR_1218_A02.JPG

34TR_1218_A03.JPG

34TR_1218_A04.JPG

34TR_1218_A05.JPG

34TR_1218_A06.JPG

34TR_1218_A08.JPG

34TR_1302_A31_408次.JPG   

35TR-SL_1226_A31_408次.JPG

35TR-SL_1229_A01_台北站.JPG

35TR-SL_1229_A02.JPG

35TR-SL_1229_A03.JPG

35TR-SL_1229_A04.JPG

35TR-SL_1229_B01_408次.JPG

35TR-SL_1229_B02.JPG

35TR-SL_1229_B03.JPG

35TR-SL_1229_B04.JPG

35TR-SL_1229_B05.JPG

35TR-SL_1229_B06.JPG

35TR-SL_1229_B07.JPG

35TR-SL_1229_B08.JPG

35TR-SL_1229_B09.JPG

35TR-SL_1229_B10.JPG

35TR-SL_1229_B11.JPG

35TR-SL_1229_B12.JPG

35TR-SL_1229_B13.JPG

35TR-SL_1229_B14.JPG

35TR-SL_1229_B15.JPG

35TR-SL_1229_B16.JPG

35TR-SL_1229_B17.JPG

35TR-SL_1229_B18.JPG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江子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