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TR_513_A01_高雄新站.JPG

33TR_513_A02.JPG

33TR_513_A03.JPG

33TR_513_A04.JPG

33TR_513_A05.JPG

33TR_513_A06.JPG

33TR_513_A07.JPG

33TR_513_A08.JPG

33TR_513_A09.JPG

33TR_513_A10.JPG

33TR_513_A11.JPG

33TR_513_A12.JPG

33TR_513_A13.JPG  


這將會是一次見證歷史的時候



 
 台灣的第一個鐵路地下化車站完工於民國78年的台北車站,是台北計畫第一期中最重要的里程碑,其後的萬華、板橋、松山、南港成為過去20年來唯五的地下車站,全數座落在台北市及新北市的精華地段。沒有機會參與過這段歷史,當我開始喜歡上搭火車的時候,已經是進入第四期的南港專案了,台北計畫全數完工的時候,那張鐵路版的「清明上河圖」曾經在南港站展出,將台北計畫的第一期到第四期工程,從過去到現在描繪在一張長圖上,記憶猶新。



  橫跨近20年的時間,在民國107年10月中旬,台灣的第二個鐵路地下化工程「高雄計畫」第一期將要完工通車,雖然全部工程要等到112年才會結束,這是身為高雄人的我絕對不能缺席的一場精彩盛宴。10月通車的部分只有高雄車站的地下化,使用超過16年的臨時站體將正式功成身退,自2002年3月啟用的臨時站陪伴無數旅客乘坐火車時的候車空間,如今搖身一變將成為高雄市中心最璀璨的一顆大珍珠,照耀著陽光下的港都。時間真的過得好快,想當年要搭自強號必須從楠梓到高雄市區搭車的年代,隨著2005年底新左營站完工隔年正式啟用,加上高鐵及捷運紅線的開通加持,北高雄左營區域真的已經成為重要的交通轉運樞紐。一轉眼10幾年時間過去,高雄市區的鐵路地下化終於要完工啟用了,見證著這些屬於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歷史,心裡有說不出來的激動跟喜悅,還有一些的光榮感。

 

  根據報導,高雄車站將於2018年10月14日切換到地下化軌道營運通車,目前相關的工程進度正在密集加緊腳步;本次旅行剛好舊的高雄站進出搭車,或許再過幾個月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。曾經還有印象走過平面時代的松山站那座紅色天橋,望著下方4座月台8條軌道的列車進出車站,只剩下回憶;如今地下化後的松山站和一般的地下化車站無異,普遍以2月台4軌道的配置模式。連接高雄車站前後站的跨站天橋,可以明顯看到未來新的高雄車站入口,從上方往下看,屋頂似乎是設計成波浪造型的曲面,點綴數個圓形的透明天窗。下方是挑高約3層樓的空間,從平面需要先搭乘電扶梯往下一樓到B1,才是車站大廳。從鐵路改建局的資料顯示,高雄車站的入口很類似於捷運中央公園站1號出口的感覺,打破過去以牆壁侷限空間的格局,將室外與室內空間融為一體,配合風與光線的流動,漸漸成為公共建築的一大主流特色。

  

  新高雄車站最令人驚豔的地方,不只是高雄地區第一個地下化且規模最大的鐵路車站,整個1樓平面區域覆蓋的天棚(拱頂桁架)將是最吸睛的角色。圓形泡泡造型覆蓋整個天棚,其中還有部分區域設計成採光的天窗開口,陽光可以直接照射進車站站體內,減少電力資源的浪費。天棚從跨站天橋上看不到其特色,無意間搭乘110次普悠瑪號在高雄站停靠時,剛好從3B月台圍籬上的隙縫中可以偷偷看到一部分,真的非常漂亮,很期待正式完工啟用的那一天到來。

 

33TR_513_A21.JPG

33TR_513_A22.JPG

33TR_513_A23.JPG

33TR_513_A24.JPG  

 

 

以下資料及照片來自於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:高雄計畫的進度報告

從施工的角度來看車站站體,高雄新站非常美麗。

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
https://www.rrb.gov.tw/main.aspx?lan=ch

 

高雄計畫
https://www.rrb.gov.tw/04100.aspx?id=9&lan=ch

 

A01.jpg

A02.jpg

B01.JPG

B02.JPG

B03.JPG

B04.JPG 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江子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